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不断的深化和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突破。现在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实践能力。因此笔者将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有关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56-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再以学生知识教育为主,而是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但是想要使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动力,以此来提升其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的学习内容缺乏自主性
  所谓的学习内容主要就包括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教什么学什么,根本不懂得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里,学生根本不能明确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程度,对此也没有足够的认知,相对来说意识是比较薄弱的。
  (二)缺乏自主学习方法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习方法的掌握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学习方法,有效的完成最终学习目标。学生自学主要是表现在课前的预习部分,现在普遍存在的现状就是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我预习的习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确的自学方法指导。教师给学生所讲解的一切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那么必然不会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不能有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如今的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堂中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而且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思维是一直跟着教师走的,老师会在教学中相继的对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可是这并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上课容易走神造成老师“自编自导”的教学方式,完全脱离的自主学习的初衷。因此,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未打破,使教学形式流于表面,并且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并不占有主体地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自主设置的,提问的主体也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提问。教师所采用的提问模式,使学生所处的状态都是无意识的。俗话说学贵有疑,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动力。因此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必须要把学习主动权以及问题提问权交到学生手中,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状态,有效解决疑难问题,促使自主探究的发展。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丑小鸭》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在独自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且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提出,之后让所有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自思考,之后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像是学生在阅读后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逐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但要抓好还要抓实。学生的课外预习以及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在这两个阶段中是加强学生自主习惯培养的关键部分。例如:当教师讲解《北极风光》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在正式的上课之前要求学生从各种渠道去搜集有关这篇文章的知识内容作为预习工作。结果就会有很多的同学通过找寻辅导资料、上网查询,网上视频等渠道进行搜寻,从而全面的对该篇文章内容进行了高效的预习。在课堂正式进入教学的时候,就能将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很好的检测。所得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对文中的字词有个大致的掌握,对于该文章的背景来源也有了明确认知。之后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未能自己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或者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总结出最终正确答案。例如: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北极风光是什么样的?主要都描述了什么?这些问题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之后,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大多数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讲解,导致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课堂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很难达成。因此,教师为了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不断的激发其学习兴致,例如:在学习《灰姑娘》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开课前可以播放与之相关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视频放到快要结尾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暂停,让学生自主思考结局,这样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激发其自主学习文章内容的兴趣,将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其探究和解決问题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不断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为以后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会使教师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金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7(2):56.
  [2]田丽红.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1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精神的浓缩,是我国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样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全世界都涌现了一种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同时国内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应从孩子抓起,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相关教育。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教育;实践传承;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50-01  在经
摘 要 为切实减轻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课堂教学高效可以更好的增效减负,特别初三是初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利用限时训练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在开展限时训练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初探初三课堂教学限时训练的设计。  关键词 初三数学;限时训练;设
亚血红素多肽(DhHP-6)是以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微酶的结构为依据合成的一种含亚血红素的六肽衍生物,其作为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及防止超氧离子和自由基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