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的专业特点,对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电脑教学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计算机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7-0102-02
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发展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艺术设计通常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是一种融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计算机艺术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设计,即我们常说的二维空间设计;另一类是三维造型设计。常用的软件有AutoCAD、CorelDraw和Illustrator。
近些年无论在设计还是影视科技上,计算机艺术设计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并已形成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计算机艺术设计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国外优秀的二维、三维的卡通动画都是用电脑直接绘制而成。《海底总动员》神奇的海底世界,《阿凡达》里美妙的魔幻场景,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惊叹之余,也使许多人纷纷投入到了电脑设计艺术和技术的学习当中。
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
有独特的艺术性和美感计算机艺术设计与一般的平面类设计有所不同,它要求有较高的艺术性,即你的作品能让人产生美的感觉。这种作品不仅有实用性,而且通过设计者对事物的感受和创造性加工呈现出一种独特美感。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除教会学生机械操作外,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创造美。
思维创作实践相结合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思维创作,也必须要求设计者把所感所想通过制作展现出来,计算机艺术设计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更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侧重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艺术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另一种绘画艺术工具,它丰富了传统绘画设计语言并展示出新的艺术观念和设计方法,是传统绘画设计艺术的延续与发展。
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软设备问题
学校课程设计目标模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以电脑为主的设计课程时,盲目地开设了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系的软件课程。这种不务实的电脑课程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手段落后由于艺术设计电脑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而一些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机械、陈旧、教条,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根据社会、市场和技术的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还由于各校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和理解有限,也不能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专业能力不全面在高职艺术设计课电脑教学中,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艺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两方面较强的能力。但是,目前国内从事高校电脑教学的教师中,一种是对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非常熟悉,能熟练地掌握多个电脑设计软件,但缺少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对艺术设计作品的理解能力;还有一种是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常年从事理论性的专业教学,但对于电脑技术则不太熟悉。
学生的问题目前一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电脑画面效果越多就越能吸引人,在设计中往往运用大量电脑技术,却不知道,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靠特效渲染,更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设计师的主观情感的表现,技巧必须从内容出发。
(二)硬件设备不足
搞好教学要有“三材”,即人才(教师)、教材(教科书)、器材(仪器设备)。对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器材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切教学成果的必要载体。为了使用现代教育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配置投影仪、幻灯机,建设多媒体教室是必要的,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的电脑设备,只有给学生和教师配备充足和高性能的电脑设备,才能保证教学和实践的正常进行。
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
专业电脑教学水平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电脑教学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课程教学
在现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身上,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理论空洞乏力,而将实际操作看成是最为重要的。其实,理论是一切实践的指导,一切设计作品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我们在重视并勤于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要重视艺术理论及其发展史的研究。建议开设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在内的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课程。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像造型;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
(二)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软件教学与理论课程相结合
转变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指各学科知识的结构组织。现在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不仅应该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训练和培养,还应该有一部分是以电脑为主的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多方面思考的能力。正确的电脑设计软件教学,必须是科技与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做到软件教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才能最终发挥电脑软件设计的强大作用。
(三)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不仅应该熟练操作电脑和相关软件,更应该具有一种扎实的专业素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能准确地理解创意产品。这样,他们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并能自由地从学生创作初始一直到整个作品收尾的全过程来引导学生表现创意,完成艺术设计。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是理论知识和电脑技术都熟练掌握的全面型的教育人才。
(四)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想象力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行为,它以人的主观情感因素为主。作为艺术中的分支,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设计者的主观认知和感悟。对创作起推动作用的是我们常说的个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既可以是先天拥有的,也可以是后天养成的。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后天养成,则需要教师的努力,把学生指引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意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奇。教师在平时的专业基础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的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组织小型设计创作组,建立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的互动组织,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类型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在教学中,时常以设计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制作,使学生从不同设计方向和不同定位角度快速、大量地进行创意草图练习,尽量发掘、发挥课题本身的创意性。
(五)注重电脑设计和徒手造型的双重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加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应着重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这里的动手能力不仅包括电脑设计,还指脱离电脑绘制的徒手绘制和设计的能力。现在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问题,就是过分依赖电脑,而忽视了徒手创作的能力,而教师也由于太过注重设计作品的快捷和整体效果而减少了对学生手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安排总量中,应保持徒手绘制类的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0%左右。我们知道,设计专业实质也是艺术类专业的一个分支,评价一个设计师的能力,除了电脑技术的精通,主要还是以对本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而这种专业的技能当然包括艺术类学生应擅长的徒手绘制的基本功。
计算机教学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化设计人才。因此,应从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扬长避短,以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杰怀特.现代设计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肖颂阳.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装饰,2003,(8).
[4]李恒,郑丽波.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装饰,2006,(8).
[5]李淑琴.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2,(8).
[6]王利支.高校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7]罗曼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与教学方法[J].装饰,2008,(6).
作者简介:
张婷婷(1981—),女,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计算机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7-0102-02
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发展
计算机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在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艺术设计通常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是一种融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计算机艺术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设计,即我们常说的二维空间设计;另一类是三维造型设计。常用的软件有AutoCAD、CorelDraw和Illustrator。
近些年无论在设计还是影视科技上,计算机艺术设计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并已形成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计算机艺术设计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国外优秀的二维、三维的卡通动画都是用电脑直接绘制而成。《海底总动员》神奇的海底世界,《阿凡达》里美妙的魔幻场景,都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惊叹之余,也使许多人纷纷投入到了电脑设计艺术和技术的学习当中。
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的专业特征
有独特的艺术性和美感计算机艺术设计与一般的平面类设计有所不同,它要求有较高的艺术性,即你的作品能让人产生美的感觉。这种作品不仅有实用性,而且通过设计者对事物的感受和创造性加工呈现出一种独特美感。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除教会学生机械操作外,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创造美。
思维创作实践相结合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思维创作,也必须要求设计者把所感所想通过制作展现出来,计算机艺术设计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更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侧重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艺术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另一种绘画艺术工具,它丰富了传统绘画设计语言并展示出新的艺术观念和设计方法,是传统绘画设计艺术的延续与发展。
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软设备问题
学校课程设计目标模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以电脑为主的设计课程时,盲目地开设了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系的软件课程。这种不务实的电脑课程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手段落后由于艺术设计电脑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而一些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机械、陈旧、教条,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能根据社会、市场和技术的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还由于各校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和理解有限,也不能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专业能力不全面在高职艺术设计课电脑教学中,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艺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两方面较强的能力。但是,目前国内从事高校电脑教学的教师中,一种是对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非常熟悉,能熟练地掌握多个电脑设计软件,但缺少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对艺术设计作品的理解能力;还有一种是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常年从事理论性的专业教学,但对于电脑技术则不太熟悉。
学生的问题目前一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电脑画面效果越多就越能吸引人,在设计中往往运用大量电脑技术,却不知道,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靠特效渲染,更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设计师的主观情感的表现,技巧必须从内容出发。
(二)硬件设备不足
搞好教学要有“三材”,即人才(教师)、教材(教科书)、器材(仪器设备)。对高职计算机艺术设计教学来说,器材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切教学成果的必要载体。为了使用现代教育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配置投影仪、幻灯机,建设多媒体教室是必要的,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的电脑设备,只有给学生和教师配备充足和高性能的电脑设备,才能保证教学和实践的正常进行。
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
专业电脑教学水平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电脑教学水平。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课程教学
在现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身上,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理论空洞乏力,而将实际操作看成是最为重要的。其实,理论是一切实践的指导,一切设计作品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我们在重视并勤于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要重视艺术理论及其发展史的研究。建议开设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在内的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课程。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像造型;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
(二)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软件教学与理论课程相结合
转变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指各学科知识的结构组织。现在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不仅应该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训练和培养,还应该有一部分是以电脑为主的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多方面思考的能力。正确的电脑设计软件教学,必须是科技与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做到软件教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才能最终发挥电脑软件设计的强大作用。
(三)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不仅应该熟练操作电脑和相关软件,更应该具有一种扎实的专业素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能准确地理解创意产品。这样,他们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并能自由地从学生创作初始一直到整个作品收尾的全过程来引导学生表现创意,完成艺术设计。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是理论知识和电脑技术都熟练掌握的全面型的教育人才。
(四)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想象力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行为,它以人的主观情感因素为主。作为艺术中的分支,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设计者的主观认知和感悟。对创作起推动作用的是我们常说的个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既可以是先天拥有的,也可以是后天养成的。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后天养成,则需要教师的努力,把学生指引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意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奇。教师在平时的专业基础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的方法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组织小型设计创作组,建立培养创造性设计思维的互动组织,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类型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在教学中,时常以设计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制作,使学生从不同设计方向和不同定位角度快速、大量地进行创意草图练习,尽量发掘、发挥课题本身的创意性。
(五)注重电脑设计和徒手造型的双重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加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应着重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这里的动手能力不仅包括电脑设计,还指脱离电脑绘制的徒手绘制和设计的能力。现在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问题,就是过分依赖电脑,而忽视了徒手创作的能力,而教师也由于太过注重设计作品的快捷和整体效果而减少了对学生手绘能力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安排总量中,应保持徒手绘制类的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50%左右。我们知道,设计专业实质也是艺术类专业的一个分支,评价一个设计师的能力,除了电脑技术的精通,主要还是以对本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而这种专业的技能当然包括艺术类学生应擅长的徒手绘制的基本功。
计算机教学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化设计人才。因此,应从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扬长避短,以提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杰怀特.现代设计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肖颂阳.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装饰,2003,(8).
[4]李恒,郑丽波.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装饰,2006,(8).
[5]李淑琴.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2,(8).
[6]王利支.高校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7]罗曼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与教学方法[J].装饰,2008,(6).
作者简介:
张婷婷(1981—),女,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