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中还有谁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我的眼中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这是爱情的真挚表白,爱到深处,“你”成了“我”的唯一。于是,满心满眼都是“你”——“我的眼中只有你”。
  除了这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情爱,人际交往中多有“我的眼中只有我”的现象,甚至连一些才华出众的人也难能免俗。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清朝的名臣,朝野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二人。曾国藩年长于左宗棠,并且对左宗棠有知遇提拔之恩。但左宗棠这人颇为自负,从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他身旁的侍从:“为何人们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呢?”侍从回答说:“这是因为曾公眼中有左公,而左公眼中没有曾公啊!”
  侍从的回答击中了左宗棠的要害。这位左宗棠左大人,就是一位典型的“我的眼中只有我”的自大者。左宗棠是一个才华卓异的人,但从他对待曾国藩的态度上来看,却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真正的智者,既能看到自己的卓越,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他才能永不停止进取的脚步;只有这样,他才能虚怀若谷地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眼中只有自己的人,“自己”必将成为那障目的一叶,他最终也必将因此无缘得见森林。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既往,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博大精深的大师,越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的眼中有他人,说到底是有真理,有广阔的未知,有永无止境的追求。
  眼中始终有他人的人,往往能抵达更高的高度,而且,他自己也将因此耸立成一座人格的丰碑;眼中只有自己的人,往往被沉重的“自己”压得步履蹒跚,最终丧失前进的动力。
  那么,不妨经常问一问自己:你的眼中除了你自己,还有谁?
  (编辑思迪)
其他文献
幸福的方向就是与人分享。  每个人在世间寻寻觅觅,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把自己的努力跟生活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好高骛远,不轻易放弃,铺垫好自己一生成长的基石,眼界要高,姿态要低,胸怀要宽,拓展自己内心意境的通透与宏阔,无限大的心,才能走向无限远的未来。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活泼的生活里,而不是用自我的固执,去理解那份残酷的现实;每个人都需要学会认同那些豁达温暖的生命理念,而不是
一直以来,我都是矛盾的综合体,集“自负、自卑、自信”于一身。不用怀疑,且看下文。    自负——唇枪舌战    “选A!”  “B啦!”  “我说选A就是A,肯定错不了。”我干脆挽起袖子信誓旦旦的说。  “哼,走着瞧!我就不信是我错了?!”同桌也不甘示弱。看,我和同桌又为一道题吵翻天了,这种唇枪舌战的场面每天都上演N次了。她对我就是错的?我还真就不信了,走着瞧呗,课堂上见分晓。  “同学们,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