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碱减量和染色咪唑类离子液体一浴加工

来源 :印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三只耐碱分散染料和咪唑类离子液体(10-10)在高温条件下对涤纶进行碱减量和染色一浴加工。研究氢氧化钠、10-10和染料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因素对涤纶减量率、K/S值和色光的影响,测试了涤纶织物的强力和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的减量率随氢氧化钠、10-10用量以及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分散橙HA耐碱性稍差,分散红HA-3B和分散蓝HA具有较强的耐碱性。涤纶织物染色和碱减量-浴法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2g/L,10-100.5×10^-4mol/L,130℃保温60min。处理后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文化领域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中西方文化冲突碰撞,传统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价值观多元化,小仅给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带来新的变化,也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经济兴起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观念、体制、模式、技术手段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论证了开展微课嵌入式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微课嵌入该课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通过微课嵌入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改善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向学生为主体的泛在学习制转变。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网络时代,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我国最近几年来,网络发展的速度极快,大大超过了上世纪许多人对网络的预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网络几乎仍然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着摄录编软硬件技术的提高和价格的降低,MOOC、微课、翻转课堂发展异常火爆,也使得人们对视频课件开始浮想联翩:理论上全中国的学生是否可以只听一个教师讲课了呢?如果真的可以,那是否可以借此快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了呢?  当然,对此,大家只能把它当作“理论上”,因为在可预见的将来,相信教师无论如何是不可替代的。不过,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对于一位病人,
笔者曾听过一些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课。这些课通常是教师先创设情境,再要求全体学生戴上耳机,打开微课进行学习,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微课,而教师则无所事事地行走在学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患者在年龄、
如何将移动学习和传统学习有效融合是当前院校教育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移动学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混合学习理论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三类基于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