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9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I型(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2I, LGMD2I)患者的病理及基因特点。

方法

回顾性收集于2011—2016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LGMD2I患者共9例,均来自无血缘关系的不同家系,平均发病年龄(8.2±5.2)岁(2~19岁),平均病程(10.4±6.1)年(1~24年),男女比例6∶3。全部患者均表现为隐匿起病的肢带肌无力,4例伴随腓肠肌肥大,3例翼状肩胛,血清肌酸肌酶964~23 131 U/L(正常值25~190 U/L)。5例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均为肌源性损害。对患者进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同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遗传性肌病相关基因检测,通过一代测序验证突变位点及进行家系验证。

结果

9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肌病样病理改变,1例呈肌营养不良样改变,2例为轻微病理改变。9例患者中6例存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阳性表达,2例镶边空泡。共发现7个fukutin相关蛋白基因错义突变位点,其中c.545A>G(p.Y182C)和c.1067T>C(p.Ile356Thr)突变为已知突变,前者出现在8例患者中(包括3例纯合和5例复合杂合突变)。c.1263C>A (p.Tyr421X)、c.534G>T (p.Thr178Cys)、c.1027G>C (p.Glu343Gln)、c.1027G>T(p.Glu343X)、c.1448A>G (p.Tyr483Cys)为新发突变。

结论

LGMD2I患者的骨骼肌病理改变具有较大变异性,A545G(Y182C)错义突变是该组患者的热点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3年时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方法于2015年7月,选择浙江省衢州市的开化县和常山县为研究现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选择最后1剂次接种国产MMR满3年(36~38个月)的儿童,共170名,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组(8月MR组);选取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建立的2针MMR队列中171和173名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以及高危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取多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12月抽取中国27个省份的117个项目县作为全国农村妇女宫颈癌HPV检测点,以35~ 64周岁内有性生活的农村户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以HPV DNA检测方法对其中457 799名妇女进行初筛,并采用PCR荧光法,对数据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11个省份的32个项目县的
目的分析中国1985—2014年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方法利用1985、1995、2000、2005、2010、2014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7~ 18岁汉族学生分别为409 946、204 977、216 786、234 421、215 319、214 354名。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筛查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计算7~ 18岁汉族学生超
目的观察大沙鼠感染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后F1抗体反应及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大沙鼠捕获于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南缘,共211只,其中未感染鼠疫菌的大沙鼠为167只,感染鼠疫菌的为44只。实验菌株采用2504号鼠疫菌,该株鼠疫菌硝酸盐还原实验阴性,为强毒菌。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35只未感染鼠疫菌大沙鼠并平均分为7组(6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用按10倍梯度稀释成的1×106~
目的调查中国7个省份10~ 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湖南、辽宁、上海、重庆、天津和宁夏共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体格测量及其血生化指标完整的9 296名10~ 16岁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和防治建议"判定代谢综合征。以2010年人口普查的标准化年龄性别构成标化各省份代谢综合征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