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和静脉注射对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苏醒期气管拔管的影响

来源 :上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2%利多卡因喉气管喷雾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对在全身麻醉下行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和术后镇痛作用。方法择期行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喉气管喷雾组和静脉注射组,每组40例。喉气管喷雾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前将2%利多卡因40mg喷洒于会厌表面、声带区域和声门下;静脉注射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mg/kg。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停用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即刻,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2、3min记录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呛咳评分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咽喉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静脉注射组的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喉气管喷雾组(P<0.05)。从拔除气管导管时不同呛咳评分患者所占比例观察,喉气管喷雾组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注射组(P<0.05)。从出PACU时不同咽喉部疼痛VAS评分患者所占比例观察,喉气管喷雾组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注射组(P<0.05)。两组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期间组内不同时间点和组间相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恶心呕吐,无与利多卡因相关的中枢毒性和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2%利多卡因喉气管喷雾相较于静脉注射,更有利于减轻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气管拔管时呛咳和气管拔管后咽痛等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探测静止车辆之间空隙作为目标停车位的辅助泊车系统的检测方法,旨在为评价该类型辅助泊车系统打下基础。辅助泊车系统检测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汽车检测领域能力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崛起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基于总出口附加值分解,测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国内附加值竞争力指数,从整体、分
<正>英语是世界上的一个通用语种,以其为母语的约近三亿人,他们分布在四大洲的六个国家,即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这些国家使用的英语在语法结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