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要不断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快乐地识字,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下都成为识字的主人。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识字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开火车……尤其是编顺口溜,很受学生喜爱,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学生在学着编顺口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分析字型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难点已化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见,将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味盎然。
  二、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因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生活中,他们特别爱听故事、爱问为什么,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所见词语,如: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的实例随时随地进行汉字学习,不仅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在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清”字时,学生口头组词,有的组“清蛙”,我立刻给学生改正,把“清、请、情、青、晴”编成顺口溜:“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心才是情,有日天气晴,青蛙叫。”让学生比较记忆。再通过句子练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快区别这几个字,而且学得开心。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实际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比如:街头广告、各种招牌、报刊杂志、商品包装等等到处都有,而这些是学生的课本不能顾及周全的。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作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随时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以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如用想象的方法,帮助自己将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提高识字的能力。如教“飞”字时,让学生先观察图片,想象小鸟飞行的样子,“飞”像小鸟展翅飞翔。教“网”字时,先让学生画出平时看到的网的形状,再在图画上写出网字,由此引出象形字的识字方法。教“羊”字时,告诉学生这是从正面看的羊头形状,点撇表示羊的两只角,一竖表示羊尸。这样就把生字与画巧妙联系,使一个个静止的汉字动了进来,诱发学生想象的能力,使字成为形象的识记。有时我又为学生把所学汉字配上了优美生动的故事,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教“碧”字时,告诉学生:“碧”是上下结构,小王与小白,两人坐在石凳上。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如果把识字教学局限于课堂,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受到禁锢。优化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把识字教学放入一个优化的教学环境,学生熟悉的事物,是识字教学的最好途径。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灵活的获取知识,不断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的几点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关爱、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实现有效互动。  【关键词】激发情感培养信心互动评价  新教材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么是大部分
期刊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基础,阅读小说要在准确把握人物、情节、环境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的情感,小说正是通过人物的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进而理解小说的主旨就非常容易了。所以,理解人物形象就成了阅读小说的重中之重了。  一、扣住人物形象变化来分析人物  小说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可能通过人物的性格,作者的对人物的态度,来体悟作者所要反映的主旨。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把
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etwork)构建了一个无机二元氢化物酸性强度pKa与结构参数的非线性关联模型.13个样本的pKa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R达到0.9998,平均偏差0.315,显著
采用沉淀聚合的方式以诺氟沙星(NFA)-Zn2+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分别选取酸性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与碱性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了诺氟沙星-Zn2+的分子
合成了一系列含氨基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以开发新型的DNA切割剂.琼脂糖电泳分析表明,100μmol/L含氨基萘酰亚胺化合物在70℃、pH 7.5的条件下能有效切割超螺旋质粒DNA,而且切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有了收获,有了喜悦,同时也有不足,也有担忧……此时,(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吸收了各地实践中的经验,针对一些突出的问题而展开修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思考,学会提问,学会交流,学会发现以及解决数学问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