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美术教学属于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更好地保障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实践研究
  一、引言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在新型教学理念下,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美术能力以及水平,而要想实现这一点,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就属于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项策略,其对于实现美术教学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究竟要如何将其合理的应用在美术课堂中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以期能够将分组合作教学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分组合作教学策略,教师首先就需要明确分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样才能将分组合作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就比如说,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想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手工作品,教师就可以将这“合作完成手工作品”作为分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驱使下进行相应的操作,这样才能将将分组合作教学目标真正实现[1]。而为了保障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保证其合理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自身兴趣以及爱好本身就有着较大的不同,再加上学生接收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尽可能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这一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优化组合,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总而言之,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教師就一定要确保各小组之间具有较为良好的配合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时在分组完成之后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观察,以此来对各小组组员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组内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而才能有效的促进美术教学的质量提升。
  三、明确组内人员的责任,对小组进行优化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想通过分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教师在确保分组合理性之后,还需要对组内每个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分组合作教学的优化,真正发挥合作教学的价值。在对组内成员责任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对于组内小组长,其一定要明确组内其它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其他组内成员则需要明确自己需要完成什么,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美术课堂对学生开展分组合作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组内人员的责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雕塑”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学做泥塑,学生会不知道要从何下手,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开展分组合作教学,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由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而小组长的任务就是对组内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配和安排,同时帮助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学做泥塑这一任务,这样就能有效地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做泥塑这一教学任务,从而就能进分组合作教学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2]。
  四、在分组学习中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
  在美术课堂中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责任等工作,还需要在学生分组学习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通过参与到分组合作学习中来帮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对相关美术教学内容的掌握,这样才能真正将分组合作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粘土雕塑创作”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将其作为教学切入点,通过对这一点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然后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之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感悟,并且将自己所不明白的知识点提出来和组内成员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而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则可以多加进行走动,以此来掌握学生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对其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就能更好地提高合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其中做好指导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五、在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深化分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分组合作教学,其不仅仅只是为了保障美术教学的质量,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同时让学生在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为其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分组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深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精神品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撕撕剪剪贴贴画画”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让学生共同完成作品,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组内集体荣誉感,同时让学生在组内养成材料共享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分组合作学习的精神,以此来初级学生品质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在美术课堂开展分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效果,而要想真正在美术课堂上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明确组内人员的责任、在分组学习中做好指导工作,同时在分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深化分组合作学习的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同时让其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郁心游. 初中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优化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5(17):122-123.
  [2]喻雪峰. 试论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36(8):78-79.
  [3]杨敏子. 试论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J]. 求知导刊, 2015,22(13):78-78.
  (作者单位:广西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537600)
其他文献
简单、高效的获得蛋白质产品一直是生物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简单意味着方法的操作步骤少、条件温和;高效则是能高选择性的从复杂环境中纯化出目的蛋白。亲和沉淀技术集合了沉淀法和亲和作用的优势,是一种简单高效且可重复利用的生物分离技术。本实验构建了两种亲和沉淀体系分别用于纯化谷氨酰胺转氨酶和猪圆环病毒Ⅱ型Cap蛋白。pH响应型亲和聚合物PMMDN由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是全面培养学生逻辑、应用能力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素质,是当前初中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学生反思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反思能力  引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我国教师
镉(Cadmium,Cd)是一种危险的重金属,即使是低水平慢性接触都能导致高血压,脑梗塞,肺气肿,肾功能不全,癌症等多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一般不吸烟人群摄入镉主要来自于谷物制品。水稻是镉暴露的主要谷物来源,中国有超过10%的稻米镉含量超标。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镉胁迫使果胶含量及结构改变,但是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镉诱导还导致氧化胁迫产生毒害。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果胶含量与过氧化氢(H2O2)含量相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