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经济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逐步进行改革,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与国际接轨的大经济背景下已经难以适应。由此引出的各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施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人的作用。但随着利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呈现出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明确。
  会计目标应该满足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但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目标在确定信息使用者的范圍和对财务信息的规定上均定位不够全面。对信息使用者的范围限定小,对提供信息的要求规定窄。导致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对社会公众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核算主体的缺失。
  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核算的主体是单位本身,但是其所有者是国家或者说全民所有,这种泛泛的所有者造成对事业单位成本效益核算的主体缺失,泛泛的所有者实际上在核算上反映没有所有者,造成所有者缺位。国家是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所有者,但是这个所有者从制度上和管理上都没有要求获取经济上的利益,并不要求经营者偿还其所提供的资产。因此,从管理上事业单位可以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率,不用计算损益。现在虽然每年有许多政府主管、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检查,但检查是片面的,造成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普遍发现浪费严重,并且没有人为此负责。
  (三)会计科目不完善。
  会计科目体系是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了解的会计信息要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对会计客体的运动及其变化进行连续的、系统的、及时准确的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完整体系。会计科目体系不完善,对会计客体运动及变化的记录与报告就不可能准确、完整,从而不免会出现有某项会计事项发生,却找不到相应的会计科目记录、反映的现象。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设置核算接受外单位投资的相应会计科目,对于接受投资的下级单位来说就无法将这些投入资本及权益在其账簿上真实地记录、反映。
  (四)固定资产核算存在弊端。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一定的弊端。固定资产核算标准过低,现行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按上述标准核算固定资产科目,不仅加重会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而且造成固定资产的界定不明确,核算范围过于宽泛。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间只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总量。
  (五)投资的核算不明确。
  根据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在不影响本单位完成正常的事业计划的前提下,用本单位的结余对外投资。为了反映对外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的限制,制度规定对外投资时,应同时编制两笔会计分录。待收回投资时,同时编制两笔相反的会计分录,由于收回投资,使投资基金又转化为非限定用途的滚存结余了。
  三、 解决对策
  (一)明确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既要看到会计技术性的一面,又要认识到会计的社会性。因此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应设定为“如实反映”。所谓“如实反映”就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事项和情况的经济实质。
  (二)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的事业单位很多是从行政机关脱离出来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行政机关的色彩,特别是人事制度与行政机关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事业单位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特有的只能,因此管理体制也就千差万别,其会计核算要求各不相同,甚至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统一的会计制度根本不可能满足竹理体制不同的事业单位的要求,因此要从根本上规避问题,就必须将强事业单位本省的改革,以明确事业单位的核算主体。
  (三)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从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看,它的会计科目体系在五大会计要素基本框架下,主要由两条线构成:一条线是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围绕事业单位日常开展事业活动所发生的收支事项而设置的科目体系,即事业收支核算体系。另一条线是从市场角度出发,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面向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科目体系,即事业单位经营收支核算体系。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
  根据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增设“累计折旧”科目,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已经在购建当期直接列支,因此事业单位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应再作为支出入账,可直接冲抵固定基金。通过以上处理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
  (五)投资核算改革。
  对外投资的核算,应该取消“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基于建立折旧制度的设想,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改为: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借贷双方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四、 总结
  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经济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刻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和对策。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要与时俱进,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应进行适时的调整。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刘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收入控制的两点建议. 科学中国人, 2005, (09).
  [2]李宪忠. 谈企业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合并. 统计与咨询, 2003, (02).
其他文献
目前,我区已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的体制和机构,并大力加强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但是,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依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动态地看,新疆在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各工
记者:蔡检察长,您好!近年来,贵省“严打”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请您谈谈检察机关在整治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蔡宁:经过两年“严打”整治斗争,我省刑事发案上升的势头得到了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些新的盈余管理空间,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浅谈新旧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区别。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会计准则的设计就是追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但由于实际交易的复杂性,会计准则不能照顾到现实中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会计部门的管理
背景与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
用心履职 把工作做到极致rn2017年初,松滋市检察院党组决定,张群芳接手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她一到岗就面临着接受荆州市级文明单位验收. 她依据验收细则,制方案、列清单、订
期刊
摘要:量化研究方法在行政管理研究中应用由来已久,它随着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成熟,并日益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西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差异,然后就此提出了几点加强我国行政管理量化研究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管理 量化研究 差异 对策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量化研究方法的概念  “量化研究”又叫“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
“是-应该”问题逐渐演变为事实命题与规范命题之间关系的问题,对道德知识的考察从过去的经验论证或先验论证,转向了对伦理语言的结构及其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是”
汽车销售企业在国家经济迅速腾飞的过程中得到极大发展,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的发展环境同时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的完善.涉税风险管理对于汽车销售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十分
2002年第8期发表了吴雪晴同志的(以下简称)一文,详细介绍了1976年3月29日爆发的南京人民反对“四人帮”的群众政治运动,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好文章.南京大学师生是南京事件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