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安徽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偏低,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教师多;师资培训工作无制度,科研水平低;高职体育特色不明显;“三自主”教学未能实施。
  关键词:安徽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从事具体工作所需要技能的培训,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1]。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到2005年,安徽省有省属高校80所,其中高职院校56所,占70%,比2000年净增34所。高职院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上都占据了安徽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对本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2004年安徽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不容乐观,56所高职院校中合格院校数3所,基本合格院校数39所,黄牌预警院校数12所,红牌预警院校数2所[2]。高职院校多数是通过升格、合并或新建而成的,其师资队伍、教学等方面都和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不相吻合。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随机选择了15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学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教学等现状进行了调查,揭示了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探索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为促进安徽省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学校体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56所高职院校中分层随机抽取15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部(组)负责人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全国和安徽省教育年鉴和教育统计,了解全国及安徽省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通过安徽省教育厅计财处查阅本省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了封闭式和开放式回答。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请对本课题有关的体育方面的专家全面审核、评价问卷的内容、结构与整体设计,进行逻辑有效性分析。采用了“再测法”以求得问卷的稳定性。15所高职院校体育部负责人各发放一份问卷表,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体育教师95份,回收91份,回收率95.8%,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96.7%。
  2.2.3 专家访谈法
  向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安徽省普通高校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改革情况。
  2.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运用SPSS13软件包进行处理,并且对部分统计结果进行重复运算,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有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体魄。
  3.1.1性别、年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竞赛和训练,配足配齐体育教师,使得性别比例合适、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合格。从调查看,性别上女教师占23.9%,男教师占76.1%,这一比例基本和高职院校的男女生比例相符。年龄上36至45岁占9.1%,46至55岁占8.0%,55岁以上占5.7%。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35岁,占77.2%,中青年教师居多,比例过大,结构不太合理。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新升格及扩招,一批新近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使得教师年龄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精神。要求青年教师中(40岁以下)硕士以及以上学位比例应达15%;高职称比例应达20%[3]。调查结果显示:教授、副教授仅占14.8%,硕士、博士学位占2.3%,与国家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高学历比例过低,已直接导致安徽省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的合格院校数过低,56所高职院校中仅有3所学校合格。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还是空白。高职称(教授、副教授)和高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人才缺乏,已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的发展。因此,安徽省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改变目前的状况,加快发展高职院校体育工作。
  3.1.2 工作量
  体育工作量是指体育教师每周工作时间数量的和,是衡量教师工作辛苦程度的指标之一。包括体育教学课时数、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劳动量。本研究仅指体育教师每周所承担的教学学时的总数。
  在教学工作量方面,根据教育部[2004]16号文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精神,50%的专任教师周学时≤12[4]。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周学时≤12的仅占5.6%,周学时在13至20学时的占76.2%,而周学时超出21学时的占18.2%。94.4%的教师周学时超过12学时,已远远超出《体系》中对教师工作量的额定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须要加快扩充教师队伍,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教师繁重的超课时教学负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1.3 科研与进修
  体育科研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和训练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
  调查中发现:目前,安徽省各高职院校体育部门对各个职称级别的体育教师无明确的科研要求,也未建立奖惩制度,体育教师仅仅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而搞科研。对科研的影响因素中,有37.5%的教师认为缺少学习资料,25%的教师认为工作忙、无时间搞科研,23.9%的教师认为缺乏科研动力。缺少学习资料是影响体育教师科研的主要因素,导致体育科研水平低下。调查还了解到有些学校体育部门和图书馆尚未开通中国期刊网等数字化期刊。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提到:“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5]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的有效手段是在职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脱产或在职进修培训尚未走上制度化。对教师的培训、进修没有长期的计划和措施。经费紧张是制约教师进修的最主要障碍,占调查的100%;其次是缺编教学任务重,占67%;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占33.3%;此外,教师自身积极性也影响了其正常的进修。
  3.1.4 师资流失
  体育教师的流失造成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严重的体育教师流失,极易出现“马太效应”,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整体流失率大,有86.7%的学校出现师资流失。流失对象最多的为“双高”人才,达到100%;其次为考研人员,达到93.3%。影响流失因素主要集中在待遇差、高薪诱惑和对本人发展不利,占调查学校的80.1%。因此,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学习环境。
  3.2 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3.2.1 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
  《纲要》中指出,体育课程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导向性要素,它指引教师的活动,也指引学生的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校都有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但教师在执行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或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上的偏差,对教学目标的实施出现了不一致,导致教学目标有随意性。为了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排在第一位,占52.3%,刚刚超过半数,说明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得到重视并开始贯彻实施;增强学生体质排在第二位,占19.3%,说明了不少学校还未真正领会国家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文件精神。不可否认的是,有将近一半(47.7%)的学校没有执行“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落后的传统观念上,这应该引起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3.2.2 教学内容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6]。高职院校可以克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找到适合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和社会结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进而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当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世纪的体育课程理应包括五个方面,即身体教育、保健教育、娱乐教育和生活教育[7]。因此,选项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专题体育课均应出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上。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课开课率达100%。开设4个学期的占86.7%;开1个或5个学期体育课的为0;开2-3个学期体育课为23.3%,这些是由学生的实习和师资及场地的影响导致。调查中,15所学校全部开设普通体育课,占100%;选项体育课的占60%;也有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的,但比例低。从开课率来看,高职院校能够按照要求开设体育课,但不能开足所有类型的体育课。
  从教学内容看,篮球、足球和健美操作为教学内容的为100%;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和田径作为教学内容的在60%以上;网球、游泳、健美和滑冰由于对场地和器材有要求高,经费投入大,作为教学内容的比例较低。因此,除继续加大对传统项目的投入外,应增加网球、游泳、健美等项目的开课率。
  有80%的学校选择按照《纲要》,位于第一位,13.3%的学校根据《纲要》结合校本,位于第二位,6.67%的学校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照搬《纲要》原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关键要能结合专业特点再确定教学内容,能充分体现高职体育的特点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该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服务,教学内容必须结合专业特点,这符合当代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宗旨。
  3.2.3 教学组织管理与方法
  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实现的保证。严密的教学组织、科学的管理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调查发现:100%的学校不能实施“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对影响“三自主”教学的主要障碍因素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场地器材的制约,占34.1%,其次是教学内容和师资占29.5%和21.6%;难操作和思想意识影响较小,分别占10.2%和4.6%。影响最大的前三位占了85%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实施“三自主”教学必须解决场地器材、教学内容和师资问题。
  调查中,所有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需要写教案和负责考试。但对其他教学文件执行的不理想,有教学计划的为47.7%,有教学总结的为18.2%。说明学校对体育的教学文件缺乏规范化和完整性。所有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均由教师自己确定,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升格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所在的教育层面得到了提升,由基础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一下子转变为高校教师,使得教师在学历、职称、科研和教学等诸方面都很难达到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还不能很快适应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体育教师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年龄和职称结构梯队。中青年教师数量多,学历偏低;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过小,并且流失严重;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超课时严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体育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科研水平低,教师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未经常开展。
  因此,为了改善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必须以教育部《意见》为蓝本,必须加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实现人才强校工程,建立健全教师的聘任、考评、轮训、进修、科研和奖惩制度。一要提高教师质量。建立教师进修制度;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完善职称评定,改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教师队伍长期规划,引进与培训结合。二要引进激励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实施体育教师聘用制。实行网上点课制、竞争上岗,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危机感;遴选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鼓励中青年教师考研和进修;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稳定师资队伍。三要加强教学科研力度。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评选校级教学名师;建立健全体育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在青年教师中实行导师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科研奖励制度,提高科研水平。四要补充教师数量,减轻教师工作量,改变教师严重的超课时现状。五要实行同工同酬,消除体育课时津贴打折系数。
  4.2 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教学不能很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升格前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够,缺乏高职体育的特色,教学组织和管理照搬照抄普通高校,“三自主”教学无法实施。由于高职院校具有实践性和职业倾向性等特点,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次数多、时间长,如果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全面系统地传授某一项目,其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得不到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落实《纲要》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或局部实施“三自主”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符合高职体育特色是目前体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职体育的弱点。因此,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职业特点开设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专题体育课和选项体育课,使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质的学生都可以接受体育教育,得到锻炼。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管理形式更加科学灵活,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学单元更加机动灵活,以适应高职教育的特色。例如根据学生的职业特色,采取模块化教学或菜单搭配教学模式。可以开设运动损伤和康复按摩等专题课,也可以开设奥运专题等。
  
  参考文献:
  [1]陈贤忠.世界贸易组织与高等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6:356.
  [2]安徽省教育厅计划财务处.2004年安徽教育发展概况(内部资料),2005.2.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S].教高厅[2002]5号.
  [4]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S].[2004]16号文件.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6]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188.
  [7]邹玉玲,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152.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而由此产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l re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早期的会计理论,仅限于研究会计的记账方法和会计事项的处理程序,这一阶段,还没有涉及到对会计工作的规范
应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偏氟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物。指出,共振核—CF_2—的化学位移不仅受第一、二邻位基团的影响,也受第三邻位的影响。偏氟乙烯和四
在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听说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主要有 :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 ,进行有用的审题训练 ,穿插讲述
一、前言无缝钢管领域的进步曾经是新日铁公司长久以来的愿望之一。石汕危机后,由于能源发展,对无缝钢管、特别是中口径无缝管的要求急剧增长。在此推动下,日本钢铁公司决定
湖南翦姓维吾尔族世居湖南常德,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因长期与汉族和回族共居共生,致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大为改观,具有很强的在地特色,尤其表现在历史上翦氏家族伊斯兰教信
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阐明了图书馆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优势作用,提出了利用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6种途径。 This paper disc
一、前言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是归因理论研究的奠基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归因理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归因是指原因归属,是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它
5月底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意义重大。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科学分析了新疆形势,明确了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攻方向,明
一、前言某航空发动机中一级导向叶片,K_3材料经固体包埋法渗铝后,在模拟发动机的热冲击试验中,发现在叶盆大小锁板10毫米左右有放射形龟裂,裂纹深入材料基体。事后用各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