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作文创新之源的四个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作时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理可讲。在教师的逼迫下,学生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之后,逼出的文字毫无个性与情感,读之味如嚼蜡。其根本原因在于迷失了作文创作创新之源。如何鼓励作文创新,还得从“源头”上做文章。
  一、放归生活,收获精彩
  首先,要界定“生活”概念,所谓“生活”首先是指学生所经历和感知的日常积累,师生平时创设的各类活动或情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阅读和思考而不断拓展的生活时空。
  “放归生活”,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进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在日常的作文实践中,“亲情类”的文章学生并不少见,但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关照,还是局限于“一杯牛奶”“一把雨伞”。往往忽视“父母宿舍门口焦急的等待”“公交站台上深情的目光”,所以学生作文总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其实,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需要对外界认真的观察,对世界仔细的思考,当然也需要学生自我的体悟。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体会生活的精彩,书写精彩的生活。
  二、放眼阅读,沉淀精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作文要创新,决不能只在“写”的层面上纠结。要十分重视阅读,唯有广泛阅读,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和写作的智慧。不必强化课内和课外的分别,只要有趣、有味和有用都可放手阅读。有的学生喜欢看后宫穿越,有的学生喜欢青春言情,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玄幻异能、修真妖魔,利用假期看看,又有何妨?
  因受学业压力的影响,学生阅读常常受到时间的限制,但这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是有没有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既要合理引导和鼓励,更要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参与。阅读要十分重视学生阅读的点滴感悟和体会,鼓励学生做阅读点评和摘记。因为那里通常会有个性的表述和创新的灵感;阅读既应是鉴赏,更应是体验,在阅读中体悟文体规律,在阅读中体验文体写法,在读写结合中学会写法技巧。这些都是极其精贵的“珍珠”,加以收藏,沉淀的精华必会显现为闪光的好文章熟练的写作技巧。
  三、放手实践,提升素养
  作文教学决不能停留在作文课上,而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事实证明给学生提高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失为提振文气的有效举措。例如,当前高考作文命题,都把诗歌拒之门外。但也有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学生开展“以诗图之”,“以诗论文”活动,这样即可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如学习毕淑敏《我的五样》时,老师鼓励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想一想,除了可以把生命比作四季外,还可以比作什么,并让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写下来。这项活动本身就很富有创意,学生的精彩表现当然会提升其写作素养。
  再如读《赤壁赋》时配古筝曲《高山流水》,让学生体味苏轼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读《报任安书》《陈情表》,选用舒缓深沉的古代送别曲《阳关三叠》,渲染真诚凄苦的气氛。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进行写作式品味,这对积累写作素材和训练写作技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放胆作文,激活心源
  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打破束缚,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就必须学会收放结合。教师“放权”,学生才“放胆”。在日常作文命题和要求上,不能一开始就搞考试作文入格之类的训练,这样做往往使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同质化,写作将失去灵性。而要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即先不要过多地强化所谓的“章法”,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真切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有自我特点的作文来。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要表扬他们说实话。作文的生命在于真,在于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鼓励学生挣脱写作束缚,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思想走,不做“装在套子里的人”,当然,在积累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最后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适当地积极引导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让这种引导成为桎梏学生写作的枷锁。
其他文献
素描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被引入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阶段后.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拄动作用.从传统形态到当代形态的演进过程.打破了线条的局限.尤其在借助块面和明
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横向资讯交流的诉求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是佛山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大背景。构建地区性文献资源共享体系要遵循地情原则、用户原则、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基本流于形式,有些老师将作文课视为可有可无,部分老师对学生作文提了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要求,甚至还存在着让学生背作文、套作文的风气,作文课“格式化”“随意
所谓的“互批互改”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同学的作文进行阅读和批改。它是作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处理学生作文的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知识经验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揣摩、评价,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在批改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能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还能提高阅读鉴赏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才能让互批互改切实发挥作用,
在刑事庭审中,举证集中性原则是集中审理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该原则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控辩双方原则上都只有一次向法庭举证的机会,并且一次性将本方所有的证据向法庭提出举
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站在思维的高度,以历史眼光审视当今世界,以辩证发展观看待世事变迁。一篇好文章最能引人之处在于其内容的新颖与思想的深刻。要做到内容新颖,自然需要增添时代气息,这就需要作文素材的新颖;思想的深刻就需要对素材及时事进行思考,而这种思考也需要建立在与时俱进的时代观上。因此,关注时事,特别是从时事中获取素材并深入思考是高中生作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一、搜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