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秋天血压升得快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祸首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孟庆智表示:高血压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祸首。
  高血压可以胀破脑血管,引起脑中风。因为长期的血压升高,可导致脑部已硬化的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就会被胀破而形成出血。血压越高,危险越大。
  高血压引发心脏病。如果血压长期升高,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心脏逐渐增厚肥大。心脏越肥大,缺血越严重,首先的危害是心脏供血不足,最终还可导致心脏收缩无力而发生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高血压患者不宜“秋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霍勇表示:在气温骤降时,高血压患者不要死守“春捂秋冻”的俗语,一定要早晚防寒、及时添衣,以预防寒冷天气刺激神经和血管。而适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增强血管功能。另外,情绪方面的调节也有利于避免血压骤升骤降,要不生气、少激动。有高血压病史,且胸闷超过5分钟,就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要及时就医。
  增加量血压次数调整用药
  入秋后,應增加血压测量次数,在原有降压药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剂量、调整用药种类。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教授杨光福表示:血压本来是可以波动的,但应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由于一些因素使血压骤然升高并出现不适,正确的思路应是长效降压药继续服用,结合短效降压药短时间调整,待血压稳定到正常范围,停服短效降压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秋季每天服一片阿司匹林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立春:在秋季应该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这样可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药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已患心脑血管疾病或有这类疾病的高风险,因此,临床上一般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一次吃75-150毫克阿司匹林。一般人停用阿司匹林48小时后保护作用即丧失,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标准的服用方法是每天1次的原因。
  哪些患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鲁原表示:并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结合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有三类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50岁以上的单纯高血压患者,无禁忌症且血压控制满意者;50岁以下但合并任何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等;有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的高血压患者。
  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选择100毫克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保护胃黏膜,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日益突出,大量处于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岁~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范先佐,2005)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流动儿童在城市并未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待遇,他们被排斥在义务教育
很多女性一过35岁容颜开始明显走下坡路,如掉头发、脸上长斑、肤色黄黑黯淡等。中医认为这与气血不足有必然联系。  广东药科大学兼职教授、主任中医师莫璐丽建议,要想气血充足要注意调脾胃、养肝血。调脾胃,是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我们摄入再多有营养的物质都要通过脾胃运化,并输送到体内各个部位,否则天天吃人参燕窝也吸收不了。养肝血,是因为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一百岁,对于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是漫长的,但生于1920年的李潘氏却并不显得老态龙钟。回忆往事,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那些曾经的沧桑似乎都被她付诸一笑,随风而散……  从不把苦累挂在嘴边  如今已是101岁高龄的李潘氏,住在朝阳市喀左县利州街道山咀村,从小下地干活,吃过很多苦。老人的三儿子李洪宝说:“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老母亲一生哺育了七个子女,那个时候上有公公婆婆,下有7个儿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校长发现A教师的成绩很不理想,与其他教师相差较多,已构成严重的“教学质量事故”。于是,校长立即召开“期中质量报告大会”,在会上指名道姓地对A教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其下次考试缩短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否则“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以下岗相威胁)。这让A教师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他拍案而起,当众与校长发生了争执……  看完这一报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批评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新发病例正大幅增加,每年至少有40万人确诊大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死亡近20万,大概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如何能防患于未然,听听何裕民教授怎么说。  肠癌猖獗?可能因不够重视  ●本刊记者:一般肠癌是如何发生的?  ○何裕民:其实大肠癌发生的套路非常简单,也是有迹可循的:大约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也很漫长,一般来说:从正常黏
江西读者王先生:最近两次去医院复查,医生建议做CTC检查,这个东西是什么,有用吗?  可用于筛查和检测评估  ●本刊记者:什么是CTC检查?  ○何裕民:CTC,即循环肿瘤细胞的缩写。所谓循环肿瘤细胞,指的是从实体肿瘤病灶上脱落的肿瘤细胞,这些脱落的肿瘤细胞会进入外周血液循环。CTC检查就是通过抽取血液,捕捉血液样本中的循环肿瘤细胞,以此起到癌症辅助检查的作用。  ●本刊记者:它主要可以检查什么呢
刘畅,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兼书记中关村第一小学成立于1949年,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毗邻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今天,中关村第一小学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总目标刘畅就是这所学校的掌舵人  刘畅于2001年~2002年赴美国加州学习,获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留美的经历,不仅使她的视野更为开阔,而且使她对办学的思考更为深刻《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中小学纷纷在教室里安装了监视器。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就可对任意一间教室进行监控、监听。有些学校试图以此来规范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监视教学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吗?非也!  1. 教师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  由于管理者通过监视器可以随时监视,无形中扩大了管理者的管理权,课堂上,教师语言行为多有顾忌,甚至连幽默一下都放不开。这种程式化的监视从一定程度上捆绑住了教师的手脚,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皮肤的正常功能和活力逐渐衰退,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下脂肪层逐渐变薄甚至消失,以至于皮肤出现粗糙、松弛、皱纹等“老化”现象。但也有一些人年龄并不大,却由于一些慢性病,以及过度疲劳、失眠、性生活不节等,出现皮肤早衰现象。防止面部皮肤早衰,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方法。  饮食  有许多食物都对延缓面部皮肤的“老化”,防止面部皮肤的早衰起着积极作用。肉、蛋、奶和豆制品等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脂肪肝大军。脂肪肝,顾名思义,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所导致的病变,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低龄化趋势。脂肪肝目前尚无防治的特效药物,因此不少人开始寻求中医调理。  事实上,中医学中并无脂肪肝一说,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归为“积证”“积聚”“痰浊”等范畴,认为是肝脾不和、痰浊内阻所致,病灶在肝脾肾三脏。日常生活中,采取穴位按摩、耳穴按压、刮痧疗法及中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