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型CFRP环带疲劳试验中接触面温度场分析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i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压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环带索是将一条具有单向纤维的CFRP连续层带,以类似于赛道的方式分层缠绕在两个分离的销钉上的一种构件.本工作进行了层压型CFRP环带拉伸疲劳试验,得到了其工作疲劳曲线,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加载频率和销钉材料对因摩擦而产生的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疲劳试验过程中,销钉与环带接触面摩擦产生热量,形成了局部温度场,整体温度呈对称分布,从环带曲线段顶部到直线段逐渐减小,在直曲相交处温度变化速率最高、温度梯度最大.接触面温度随加载频率增加而升高,而销钉材料对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摩擦系数.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CFRP环带的温度场模型,对CFRP环带构造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销钉半径和环带厚度对环带温度分布的影响大致相同,在相同曲率下,不论是改变销钉半径亦或是环带厚度,对温度梯度都基本没有影响.当曲率增大时,环带的整体温度减小,温度梯度减小.结合受力和温度的综合影响,推荐合理曲率为1.5左右.
其他文献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最为重要的片式无源器件之一.随着电子系统应用领域逐渐拓展,MLCC被要求在更高工作温度和更宽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性能,因此迫切需要温度稳定型MLCC介质材料.BaTiO3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价格低廉、环保无毒等优点,是最受关注的MLCC介质材料之一.但纯BaTiO3难以满足温度稳定型MLCC对介质材料介温稳定性的要求,且因BaTiO3居里温度的固有限制,单独对BaTiO3改性通常难以提升其高温段的介温稳定性,无法满足X8R或X9R标准.因此,利用Bi(M)O3、(Bi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被称为“划时代的混凝土”或“新一代的水下施工材料”,然而我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抗水流冲刷、坍损以及强度等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国外研究成果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适用于动水作用下抗分散剂的研发及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另一方面是对于抗分散剂中絮凝剂与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和其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存在较大的技术和理论瓶颈.本文着重就当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关于抗分散剂中絮凝剂与减水剂的适应性、抗分散作用机理、抗分散性能配合比设计以及抗分散性能衡量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
为明确混凝土细微裂缝用环氧灌浆材料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采用环氧树脂E-54、聚醚胺D230固化剂与三种活性稀释剂(AD-Ⅰ、AD-Ⅱ和AD-Ⅲ)制备了四种环氧灌浆材料(EP、EP/AD-Ⅰ、EP/AD-Ⅱ和EP/AD-Ⅲ),以冲击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四种环氧灌浆材料常温与低温柔韧性,基于环氧灌浆材料拉伸性能与界面粘结强度,探究了EP、EP/AD-Ⅰ、EP/AD-Ⅱ和EP/AD-Ⅲ灌浆材料在高温冲击、温变以及冻融循环工况下的力学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与EP灌浆材料相比,活性稀释剂弱化了环氧
当前核燃料包壳主要以热中子吸收截面极低、熔点较高的锆合金作为主要构件材料.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失水事故使人们意识到锆合金在事故工况高温蒸汽环境中会快速氧化失效,并产生氢气造成氢爆.为了应对锆合金包壳材料的这一缺陷,提升核反应堆安全性,耐事故燃料(Acci-dent tolerant cladding,ATF)包壳材料的开发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在锆合金表面制备涂层以提高其抗氧化性能是ATF包壳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已开发了多种针对锆合金的涂层材料,包括纯金属涂层、MAX相涂层、合金涂层以及氧化物涂
本工作系统研究了液态金属电池多元熔融盐电解质体系的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四组元卤族熔盐电解质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利用Rietveld结构精修方法测定各相的晶体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四组元熔盐电解质的熔化温度;建立离子钢球模型计算熔盐密度和负极金属在熔融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相符.通过成分和性能优化获得低熔点、低溶解度的熔盐电解质体系:0.232LiCl-0.08LiBr-0.488LiI-0.2KI和0.203LiCl-0.07LiBr-0.427LiI-0.3KI.
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纳米陶瓷颗粒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热稳定性好等优点,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陶瓷颗粒作为强化材料在铝合金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铝合金焊接过程中存在焊缝组织粗化、接头软化和热裂纹等问题,导致铝合金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失效.纳米颗粒添加入焊缝,具有细化焊缝晶粒、修饰二次相形貌、降低焊接热裂纹、强化焊缝性能的作用,已被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速动车等高强度铝合金的焊接领域.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含量和成分等物理性质
采用超声冲击辅助熔化极电弧增材进行了316L不锈钢单墙体成形试验,对比研究了超声冲击辅助对成形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件的组织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引入超声冲击后成形件组织细化,晶粒尺寸平均值较未冲击件晶粒尺寸平均值减小了57.1%;铁素体含量由未冲击件的2.4%增加至超声冲击后的6.7%.成形件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提高,显微硬度平均值为(182±8.9)HV,较未冲击件提高了5.2%.横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595±14.4)MPa、(44±6.8)%,纵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604±
材料高通量实验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制备与表征,可帮助研究者快速筛选新材料的成分和工艺组合,高效探索材料创新的“基因”,从而促进自主创新迭代能力,是材料基因组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高通量制备技术是高通量实验的基石,其技术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并行试验的方法提高制备效率,第二类是在同一样品上实现成分或工艺参数梯度变化.按照制备样品单元的尺度可分为纳微观样品制备方法和宏观样品制备方法,以界面法、薄膜法为代表的纳微观尺度高通量制备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类新材料的成分设计.目前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
为了精准地预测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成形的回弹情况,本文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文首次采用两个全新的无量纲尺寸参数,研究回弹的尺寸效应特性,即在弯曲角度θ增大的条件下,回弹角△θ随中空程度系数λ和弯曲曲率w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管材、多尺寸研究的数学模型.将有限元的模拟结果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得到:1)λ不同的复合管,△θ均随着θ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当θ >45°时,回弹角增速V△θ随λ的增大先减
为获得具有优异热致调光性能的Ptn-Csx WO3/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材料,以二水合钨酸钠、硫酸铯和氯铂酸为原料,以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Ptn-Csx WO3粉体;将制得的Ptn-Csx WO3粉体与PNIPAM水凝胶前驱液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Ptn-Csx WO3/PNIPAM复合水凝胶,且对复合水凝胶的形貌、透过率和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t)/n(W)=0.006时所制备的Pt0.006-Cs0.3 WO3薄膜具有最好的近红外遮蔽性能;所制备的Ptn-Csx 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