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努力改变过分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自主实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精神,提高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独立地去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本领,以使他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自主实验; 能力培养
自主实验就是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宗旨,倡导一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自主实验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的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自主参与、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收集实验资料,能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按个人意愿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在全自动力,或者说是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自主实验中,学生可以抛开课本上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爱好和研究方向去组织实验、完成实验,去发现新课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实验中,学生处于高度的自主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即是实验失败,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通过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找出问题所在,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知识储备进一步丰富,所以,自主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然而,自主实验不是自由实验,它应是有目的、有准备的实验,是比书本上规定的实验更难、更高一级的实验方法,因为在实验中学生无章可循,没有参照物,所以要使实验获得成功,通过实验有所收获,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下面说说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重视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
预习是实施自主实验的根本保证.预习的内容及实验的内容安排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过预习要使学生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因此要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提供预习提纲,以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改变课本及实验报告单一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成为由学生根据物质性质和实验目的,创造性地寻求多种途径的实验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酸碱盐的通性后,提出实验内容:用实验证明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时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1)要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用金属跟哪两类物质反应?(2)你有几种方法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的依据是什么?(3)根据你设计的实验,请列出药品的名单.(4)写出与实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方案.这样,在实验之前,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整合现有知识,查阅资料并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出几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这就改变了学生过去那种依赖课本和实验报告、被动接受实验教学的形式.学生预习做得越好,准备越充分,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几率越大,从实验中获得的收获越大,体会越深刻.
二、强调实验中的配合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实验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师生合作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目的地分析、探索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质疑能力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自主实验提倡讨论问题的风尚,实验讨论不仅在师生之间进行,更应在学生之间广泛展开,当遇到实验中的问题时,要求学生先自我求解,然后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及辩论,在合作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例如,充入氢气的气球并不是都能上升,经过学生讨论,发现与充气量有关.通过自主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在自主实验中逐渐形成的细致严谨的思路、合作交流的能力、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三、通过强化家庭小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学生利用家庭中的废弃物品,替代实验室仪器,来完成家庭小实验,可使课本知识得到延伸和补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爱观察、爱用实验探索化学知识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关键词:自主实验; 能力培养
自主实验就是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宗旨,倡导一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自主实验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的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自主参与、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收集实验资料,能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按个人意愿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在全自动力,或者说是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自主实验中,学生可以抛开课本上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爱好和研究方向去组织实验、完成实验,去发现新课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实验中,学生处于高度的自主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即是实验失败,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通过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找出问题所在,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知识储备进一步丰富,所以,自主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然而,自主实验不是自由实验,它应是有目的、有准备的实验,是比书本上规定的实验更难、更高一级的实验方法,因为在实验中学生无章可循,没有参照物,所以要使实验获得成功,通过实验有所收获,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下面说说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重视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
预习是实施自主实验的根本保证.预习的内容及实验的内容安排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过预习要使学生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因此要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提供预习提纲,以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改变课本及实验报告单一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成为由学生根据物质性质和实验目的,创造性地寻求多种途径的实验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酸碱盐的通性后,提出实验内容:用实验证明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时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1)要证明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用金属跟哪两类物质反应?(2)你有几种方法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的依据是什么?(3)根据你设计的实验,请列出药品的名单.(4)写出与实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方案.这样,在实验之前,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整合现有知识,查阅资料并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出几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这就改变了学生过去那种依赖课本和实验报告、被动接受实验教学的形式.学生预习做得越好,准备越充分,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几率越大,从实验中获得的收获越大,体会越深刻.
二、强调实验中的配合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实验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师生合作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目的地分析、探索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质疑能力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自主实验提倡讨论问题的风尚,实验讨论不仅在师生之间进行,更应在学生之间广泛展开,当遇到实验中的问题时,要求学生先自我求解,然后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及辩论,在合作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例如,充入氢气的气球并不是都能上升,经过学生讨论,发现与充气量有关.通过自主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在自主实验中逐渐形成的细致严谨的思路、合作交流的能力、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三、通过强化家庭小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学生利用家庭中的废弃物品,替代实验室仪器,来完成家庭小实验,可使课本知识得到延伸和补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爱观察、爱用实验探索化学知识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