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都说过,艾米写的故事,帮助她们度过了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光。这些人当中,有的是读者,有的是人物原型。读者的理由各种各样,但人物原型的理由大致相同:忙着提供故事素材,忙着跟读故事,忙着看读者的跟帖,客观上减少了可用于痛苦的时间。人物原型在跟读自己故事的时候,会有跳出自我,旁观他人生命的感觉,也帮助她们拉开距离,理清思绪,更客观全面地衡量一段感情。而读那些跟帖,更是集众人之智慧,令自己的痛苦获得升华。艾米就是怀着这个目的迅速开始了《竹马青梅》的写作。
这个小说冲击了很多传统观念,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大多不按常规出牌,在我们最介意的地方,他们可能不介意,在我们最不介意的地方,他们可能很介意。而最特别的是,三代人的生活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观念性的痛苦”。
所谓“观念性的痛苦”指的是非肉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可以通过调整观念、改变观念来消除甚至避免的。吃不饱穿不暖是肉体上的痛苦,挨打受骂是肉体上的痛苦,丢了饭碗虽不是直接的肉体痛苦,但可以导致肉体痛苦,所以这些都不能算“观念性的痛苦”。
那什么是“观念性的痛苦”呢?
以《竹马青梅》为例,当岑今以为小今和维今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时,她因担心他们有过了性关系而痛苦,这就是“观念性的痛苦”,因为这纯粹是由于“乱伦丑恶”、“乱伦罪大恶极”的观念引起的精神痛苦。当岑今不知道小今和维今是兄妹的时候,她不会感受这种痛苦;当她弄清楚小今和维今不是两兄妹之后,她也不会感受这种痛苦,只有在她以为小今和维今是两兄妹的时候,她才会感受这种痛苦。而痛苦的原因不是肉体方面的,而是观念方面的,所以我们说这是“观念性的痛苦”。
“观念性的痛苦”是由某种观念引起的,没有那种观念的人,也就不会为那种观念感受痛苦。比如小今,她的思想上就没这种“乱伦罪大恶极”的观念,或者说她不认为兄妹无意中有了性关系就是罪大恶极,所以她就不会感受这种痛苦。一旦岑今把这一点想通了,改变了观念,她也不再为这事感到痛苦了。
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观念所束缚,这些观念跟随了我们很多年,以至于我们都不觉得它们是“观念”了,更不觉得它们在束缚我们,它们成了天经地义的东西,成了我们的人生信条,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有人告诉我们,说“你这观念不对”,我们很可能会老半天回不过神来。
比如“白头偕老”的观念,就非常牢固地长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甚至不记得是从哪里得到这个观念的了,但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只有白头偕老的爱情才算爱情,只有白头偕老才是幸福。凡是没白头偕老的爱情,都不叫爱情。如果不能白头偕老,那就是我们的不幸,就是我们的错,不是把对方看错了,就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做错了。带着这样的观念生活,就会经受很多“观念性的痛苦”,因为白头偕老这种事,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
如果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大多是“观念性的痛苦”,因为现在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的人已经很少了。
《竹马青梅》冲击了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讲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很多传统观念进行反思,进行纠正,从而在思想上获得更大的自由。
以后,当你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也许可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你的痛苦是不是“观念性的痛苦”,如果是,那么你也许可以通过改变观念来化解你的痛苦。
这个小说冲击了很多传统观念,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大多不按常规出牌,在我们最介意的地方,他们可能不介意,在我们最不介意的地方,他们可能很介意。而最特别的是,三代人的生活轨迹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观念性的痛苦”。
所谓“观念性的痛苦”指的是非肉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可以通过调整观念、改变观念来消除甚至避免的。吃不饱穿不暖是肉体上的痛苦,挨打受骂是肉体上的痛苦,丢了饭碗虽不是直接的肉体痛苦,但可以导致肉体痛苦,所以这些都不能算“观念性的痛苦”。
那什么是“观念性的痛苦”呢?
以《竹马青梅》为例,当岑今以为小今和维今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时,她因担心他们有过了性关系而痛苦,这就是“观念性的痛苦”,因为这纯粹是由于“乱伦丑恶”、“乱伦罪大恶极”的观念引起的精神痛苦。当岑今不知道小今和维今是兄妹的时候,她不会感受这种痛苦;当她弄清楚小今和维今不是两兄妹之后,她也不会感受这种痛苦,只有在她以为小今和维今是两兄妹的时候,她才会感受这种痛苦。而痛苦的原因不是肉体方面的,而是观念方面的,所以我们说这是“观念性的痛苦”。
“观念性的痛苦”是由某种观念引起的,没有那种观念的人,也就不会为那种观念感受痛苦。比如小今,她的思想上就没这种“乱伦罪大恶极”的观念,或者说她不认为兄妹无意中有了性关系就是罪大恶极,所以她就不会感受这种痛苦。一旦岑今把这一点想通了,改变了观念,她也不再为这事感到痛苦了。
我们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观念所束缚,这些观念跟随了我们很多年,以至于我们都不觉得它们是“观念”了,更不觉得它们在束缚我们,它们成了天经地义的东西,成了我们的人生信条,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有人告诉我们,说“你这观念不对”,我们很可能会老半天回不过神来。
比如“白头偕老”的观念,就非常牢固地长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甚至不记得是从哪里得到这个观念的了,但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只有白头偕老的爱情才算爱情,只有白头偕老才是幸福。凡是没白头偕老的爱情,都不叫爱情。如果不能白头偕老,那就是我们的不幸,就是我们的错,不是把对方看错了,就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做错了。带着这样的观念生活,就会经受很多“观念性的痛苦”,因为白头偕老这种事,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实现的。
如果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大多是“观念性的痛苦”,因为现在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的人已经很少了。
《竹马青梅》冲击了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讲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很多传统观念进行反思,进行纠正,从而在思想上获得更大的自由。
以后,当你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也许可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你的痛苦是不是“观念性的痛苦”,如果是,那么你也许可以通过改变观念来化解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