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廖菲菲,女,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副馆长。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信息化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
企業档案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利用,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的利用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支撑,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1.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文档一体化办公趋势加强的重要选择。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档一体化已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它使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文书处理等各项业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但是,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档案工作在实现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业务系统衔接方面仍存在重重困难,因此,在企业文档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企业追求发展的重要选择。
2.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每个企业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重要的市场信息,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市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能够对外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的数据库,了解自身相关的优势与劣势要求企业具有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归档企业所有档案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分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科学准确的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二、 企业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多数大中型企业档案管理的标准与规范存在差异,企业系统内部各单位的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也未统一,档案数据格式、著录信息的内容不同,就会造成数据错误、数据丢失。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更改与迁移,也需要对正在形成的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因此,在短时间内实现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的统一成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 企业的档案观念落后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仍坚持仅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很少考虑积极为企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束缚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档案人员,需要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但处于企业管理边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的重视,这让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积极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勇气与信心。
3. 企业管理流程未涉及档案管理流程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很多企业的管理流程大多只是业务管理、经营管理流程,整个管理流程未涉及档案管理流程,因此,档案管理只能依靠档案室人员的努力,进行简单的字段信息著录,档案管理系统未能实现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与方案,加强质量控制。实现档案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档案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档案信息建设。因此,企业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初,就应制定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档案数字化、信息化问题。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制定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全面的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措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2. 转变传统观念,培养积极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思想。首先,要树立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多方联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主动服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不再局限于提供简单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方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深层次挖掘。为此,企业档案部门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档案及其信息化的重要性,将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作,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档案信息化,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更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3. 培养专业的档案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坚强支柱。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档案人员提出需求分析、模块设计等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人员的专业领导,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共同建设一个符合企业发展和档案管理的档案信息系统。
4. 提升企业管理。通过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管理,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条件。面向信息化时代,企业应从自身的主要业务及相关业务出发,认真梳理企业各项流程,实现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衔接,使文件通过档案人员审核合格后,直接归档,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资源基础。某企业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各业务部门形成的文件在办理结束之后,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直接归入档案管理系统的整编库,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整编库的待归档档案进行审核,将各项信息填写合格的文件归入档案数据库,未合格的文件则返退给业务部门,再由业务部门进行修改。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文件的随办随归,能够及时的确保档案归档的准确性、完整性。
5. 实现资源整合。收集社会关于本企业、本行业的相关政策、制度、发展情况等信息,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整合,是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信息基础。某企业档案馆根据企业特点、行业特点收集了相关政策、制度,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了政策制度模块,以供专业人士查询利用。同时,为丰富馆藏资源,除了管理本企业形成的所有档案外,还收集存储了国内外重大报刊、媒体对本企业的报道,为企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作者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
参考文献
[1]瞿晓菁.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2]高延红.试论企业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 陕西档案,2009(1).
[3]罗敏.浅析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
[4]徐礼祥.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12(1).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信息化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
企業档案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利用,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的利用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支撑,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1.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文档一体化办公趋势加强的重要选择。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文档一体化已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发展方向,它使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文书处理等各项业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但是,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档案工作在实现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业务系统衔接方面仍存在重重困难,因此,在企业文档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企业追求发展的重要选择。
2.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每个企业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重要的市场信息,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市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能够对外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的数据库,了解自身相关的优势与劣势要求企业具有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归档企业所有档案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分析,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科学准确的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二、 企业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多数大中型企业档案管理的标准与规范存在差异,企业系统内部各单位的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也未统一,档案数据格式、著录信息的内容不同,就会造成数据错误、数据丢失。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更改与迁移,也需要对正在形成的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因此,在短时间内实现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的统一成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 企业的档案观念落后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仍坚持仅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很少考虑积极为企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束缚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档案人员,需要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但处于企业管理边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得到领导的重视,这让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积极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勇气与信心。
3. 企业管理流程未涉及档案管理流程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很多企业的管理流程大多只是业务管理、经营管理流程,整个管理流程未涉及档案管理流程,因此,档案管理只能依靠档案室人员的努力,进行简单的字段信息著录,档案管理系统未能实现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与方案,加强质量控制。实现档案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档案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档案信息建设。因此,企业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初,就应制定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档案数字化、信息化问题。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制定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全面的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措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2. 转变传统观念,培养积极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思想。首先,要树立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多方联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主动服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不再局限于提供简单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方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深层次挖掘。为此,企业档案部门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档案及其信息化的重要性,将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作,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档案信息化,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更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3. 培养专业的档案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坚强支柱。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档案人员提出需求分析、模块设计等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人员的专业领导,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共同建设一个符合企业发展和档案管理的档案信息系统。
4. 提升企业管理。通过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管理,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条件。面向信息化时代,企业应从自身的主要业务及相关业务出发,认真梳理企业各项流程,实现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衔接,使文件通过档案人员审核合格后,直接归档,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资源基础。某企业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各业务部门形成的文件在办理结束之后,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直接归入档案管理系统的整编库,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整编库的待归档档案进行审核,将各项信息填写合格的文件归入档案数据库,未合格的文件则返退给业务部门,再由业务部门进行修改。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文件的随办随归,能够及时的确保档案归档的准确性、完整性。
5. 实现资源整合。收集社会关于本企业、本行业的相关政策、制度、发展情况等信息,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整合,是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信息基础。某企业档案馆根据企业特点、行业特点收集了相关政策、制度,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了政策制度模块,以供专业人士查询利用。同时,为丰富馆藏资源,除了管理本企业形成的所有档案外,还收集存储了国内外重大报刊、媒体对本企业的报道,为企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作者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
参考文献
[1]瞿晓菁.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2]高延红.试论企业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 陕西档案,2009(1).
[3]罗敏.浅析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
[4]徐礼祥.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