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减负”的大环境下,不允许各级部门和个人乱增订教辅材料,以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但是,一本教科书上的习题反复让学生练习,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自己出考试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研究学习内容、可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等,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如何让学生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值得教者思考研究。
关键字:学生出题;习惯 ;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曾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十二种学习习惯,其中一种学习习惯就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觉得,学生出考试题既要提出问题又要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这一良好习惯,我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主要几点做法愿与大家分享:
一、人人参与,尽显优势
在学前,笔者总要研究教材,为教学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特长。开学初,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习内容分章节列出表并告知学生,可以一人承担一章或一节或几节,也可以是几个同优势的人承担。在学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求承担者,根据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课后习题以及平时的期中期末知识检测试卷自己出一份考试题并附一份标准答案。试题出稿后,我和命题者一起审查,诚恳地给予肯定,并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然后再复印,发给同学们,作为课外练习题,同时原稿收藏,作为期末复习资料。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每当学习一部分内容过后,随之,这部分的命题也就迎刃而生了,同一部分内容命题的承担者还会拿着自己出的考试题在一起交换意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每做完学生出的考试题,笔者都会组织学生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其中既有对命题者的赞许也有对命题者的挑剔,更有对后来者的启示与期盼。这样一来人人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也都有接受它人意见的机会,为学生展示自我,交流品评提供了时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人人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好的考试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小组合作,互相促进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成绩均衡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特征采取了组外同质,组内异质将学生好、中、差平均分的办法,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学习完一章,就会要求每个小组,本着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齐心合力共同出一套这章的考试题,这份考试题既要体现“四基”要求,又要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求小组成员严格保密,不准泄题。同时要求各组命题不准照抄照搬前面个人所出的考试题。试题和标准答案出稿后,由老师和小组成员一起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订正更改,然后,集中学生实施检测。由于不同组,同样的知识呈现了不同的形式,别具特色,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由于小组命题,同组成员团结合作,异组同学相互竞争,这样相互促进的作用张显得淋漓尽致。
三、自由组合,全面提高
一个学期新课结束,笔者会组织学生开展期末复习考试题评选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每组不少于4人不多于6人,这样班级至少可以分7-10组,每组出两套考试题,一套专项题:或是计算、或是文字题、或是定义填空题、或是应用题、或是操作题,一套综合题,综合题要求按照老师给出的题型命题分数比例来命题,一定围绕本册书的教学重点来出题。这样可以有14-20套复习题。试题和标准答案出稿后,笔者和小组成员一起审核,无误后,复印。根据复习内容和进度适时适当采用学生出的考试题进行检测练习。每套练习题都有他们独到之处,各有侧重点。每套题都练习后,笔者会根据命题和学生检测情况从中挑选3-5套优秀命题,并予以表彰鼓励。通过出期末复习试题评选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全面提高。可谓是“以点盖面,却又面面俱到”。
一个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自己出考试体的习惯逐渐形成,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前几次老师分配任务到后几次学生主动申请承担任务,学生很愿意参与,没有情绪,和乐观。在接受任务后,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研究学习内容,主动上网、找图书查找学习资料,分析评论他人试题,互相学习,也没有一个同学拖拉不完成任务的。学生在小组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及时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由出节、章考试题到全册的专题和综合考试题,每学完一部分知识,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加以巩固,出题人研究,做题人思考,使得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复习巩固,很好地撞我学习内容。在每次学校及上级部门的跟踪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每每都是喜人的,这验证了出考试题的巨大功效。
3、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前总会是老师出题考学生,如今学生也品尝到了自己出题考大家的甜头。要想体现自己命题的出水平,自己就要很好地研究学习,才能出一份好的试题,这种强烈欲望催促学生要学好,要好好学,学生不但研究教材,还会通过网络、图书等等多种途径叙照学习资料: 《好试卷的标准》、《奥数试题解析》、《期末全真试卷》……学生看了太多的学习资料。知识逐渐丰富起来,视野开阔了。
4、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出考试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分析,研究,对所出的考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要熟悉教材内容,要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还要引用课外知识,要有选择性地将各方面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学生手脑并用,迫使学生创造思维不断在运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六小学)
关键字:学生出题;习惯 ;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曾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十二种学习习惯,其中一种学习习惯就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觉得,学生出考试题既要提出问题又要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这一良好习惯,我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主要几点做法愿与大家分享:
一、人人参与,尽显优势
在学前,笔者总要研究教材,为教学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特长。开学初,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习内容分章节列出表并告知学生,可以一人承担一章或一节或几节,也可以是几个同优势的人承担。在学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求承担者,根据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课后习题以及平时的期中期末知识检测试卷自己出一份考试题并附一份标准答案。试题出稿后,我和命题者一起审查,诚恳地给予肯定,并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然后再复印,发给同学们,作为课外练习题,同时原稿收藏,作为期末复习资料。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每当学习一部分内容过后,随之,这部分的命题也就迎刃而生了,同一部分内容命题的承担者还会拿着自己出的考试题在一起交换意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每做完学生出的考试题,笔者都会组织学生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其中既有对命题者的赞许也有对命题者的挑剔,更有对后来者的启示与期盼。这样一来人人都有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也都有接受它人意见的机会,为学生展示自我,交流品评提供了时机。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人人都能为班级出一份好的考试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小组合作,互相促进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成绩均衡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特征采取了组外同质,组内异质将学生好、中、差平均分的办法,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学习完一章,就会要求每个小组,本着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齐心合力共同出一套这章的考试题,这份考试题既要体现“四基”要求,又要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求小组成员严格保密,不准泄题。同时要求各组命题不准照抄照搬前面个人所出的考试题。试题和标准答案出稿后,由老师和小组成员一起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订正更改,然后,集中学生实施检测。由于不同组,同样的知识呈现了不同的形式,别具特色,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由于小组命题,同组成员团结合作,异组同学相互竞争,这样相互促进的作用张显得淋漓尽致。
三、自由组合,全面提高
一个学期新课结束,笔者会组织学生开展期末复习考试题评选活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每组不少于4人不多于6人,这样班级至少可以分7-10组,每组出两套考试题,一套专项题:或是计算、或是文字题、或是定义填空题、或是应用题、或是操作题,一套综合题,综合题要求按照老师给出的题型命题分数比例来命题,一定围绕本册书的教学重点来出题。这样可以有14-20套复习题。试题和标准答案出稿后,笔者和小组成员一起审核,无误后,复印。根据复习内容和进度适时适当采用学生出的考试题进行检测练习。每套练习题都有他们独到之处,各有侧重点。每套题都练习后,笔者会根据命题和学生检测情况从中挑选3-5套优秀命题,并予以表彰鼓励。通过出期末复习试题评选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全面提高。可谓是“以点盖面,却又面面俱到”。
一个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自己出考试体的习惯逐渐形成,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前几次老师分配任务到后几次学生主动申请承担任务,学生很愿意参与,没有情绪,和乐观。在接受任务后,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研究学习内容,主动上网、找图书查找学习资料,分析评论他人试题,互相学习,也没有一个同学拖拉不完成任务的。学生在小组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及时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由出节、章考试题到全册的专题和综合考试题,每学完一部分知识,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加以巩固,出题人研究,做题人思考,使得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复习巩固,很好地撞我学习内容。在每次学校及上级部门的跟踪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每每都是喜人的,这验证了出考试题的巨大功效。
3、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前总会是老师出题考学生,如今学生也品尝到了自己出题考大家的甜头。要想体现自己命题的出水平,自己就要很好地研究学习,才能出一份好的试题,这种强烈欲望催促学生要学好,要好好学,学生不但研究教材,还会通过网络、图书等等多种途径叙照学习资料: 《好试卷的标准》、《奥数试题解析》、《期末全真试卷》……学生看了太多的学习资料。知识逐渐丰富起来,视野开阔了。
4、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出考试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分析,研究,对所出的考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要熟悉教材内容,要掌握知识的重难点,还要引用课外知识,要有选择性地将各方面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学生手脑并用,迫使学生创造思维不断在运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