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Nemo样激酶(NLK)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肠黏膜组织,其中正常黏膜组56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混合痔患者);结直肠腺瘤组51例;结直肠癌组71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组21例。将选取的肠黏膜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LK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LK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NLK的表达阳性率从正常黏膜(75.0%,42/56)、结直肠腺瘤(86.3%,44/51)到结直肠癌[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2.5%(49/53)、90.1%(281/312)、91.9%(274/298)和98.0%(48/49)]依次升高。 NLK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P=0.027)、肿瘤远处转移(P=0.000)、肿瘤TNM分期(P=0.000)和复发率(P<0.01)呈正相关。NLK在低分化和黏液腺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77.5%,62/80)低于高-中分化(93.4%,590/632;P=0.01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96.8%,361/373)明显高于结肠癌(85.8%,291/339;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LK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NLK阳性表达率在2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正常黏膜、转移癌组织和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1%(12/21)、76.2%(16/21)和81.0%(17/21),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而前者与原发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NLK在结直肠癌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且具有预后判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