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善、美”启迪孩子的心灵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农村学校从教语文的30年可以分三个阶段:语文教学入门阶段,语文教学能力形成阶段,语文教育思想探索实践阶段。
  1986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五和镇的横岗小学附设初中当教师,教初一、初二、初三的语文,做班主任,还要兼任小学六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狭窄的知识面,简陋的教学条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我无暇学习和思考。三年的语文教学,就象瞎子摸象,不知所以,于是我想到学习和提高。通过成人高考,进入肇庆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进修。两年系统的学习,扩大了语文的知识面,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毕业后重新分配到五和中学当语文教师,在那里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和交流,那个时候才算真正进入语文教学的门槛,我立定志向,扎根山区,抒写教育人生,于是心无旁鹜,专注教学。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板书设计、备讲辅考、驾驭课堂,语文教学日渐成熟。期间也尝试教育科研,《小议论文写作》《快速阅读古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等课题研究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在2004年参加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习,继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我在学习中探索,在实践提高,不断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我所在的学校,地处粤西北的边远山区,那里的孩子单纯朴实,天真烂漫,但是贫穷和落后、无知和愚昧却时刻伴随着他们,不少孩子因为留守的原因,家庭温暖的缺失,造成心灵上的苍白,有的甚至于人格的扭曲、人性的变异。“启迪心灵,培育智慧,放飞孩子的梦想”,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的大课题。随着教学阅历的深入,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更是培养情感、启迪心灵的学科,用“真、善、美”呵护启迪孩子的心灵,塑造健康阳光的灵魂,造就美好健全的人格,我觉得这比试卷上的任何分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也是我从事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农村语文教学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用主体思想引领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感受,形成审美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创建高效课堂。
  一、用真诚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都具备成功的潜能,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每个学生都会思考问题,有的思维敏捷,有的沉静内敛,有的豁达豪放,有的含蓄矜持,只是表现不同罢了。我用真诚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02年下半年,我放下初三的教学,转教初一的语文。面对一群天真可爱而又活泼好动的孩子,我感觉我的教学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他们没有初三学生的少年老成,也没有诸多顾忌,强烈的个性,旺盛的求知欲,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回答,有的妙语连珠,有的捧腹大笑,有的充满机智,有的发人深省。每个学生的回答,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并适当指出他的不足。面对老师真诚的信任,学生又怎么会不积极主动去学习呢?常常是一节语文课结束了,学生还兴致盎然,纷纷嚷着“下节还上语文课”。每到新学年,许多班主任都向教导处要求我上他们班的语文,因为我上语文课的班级,违纪的学生少了,勤学的学生多了,班风变好了,成绩提高了。这是师生平等、气氛和谐的成效吧。
  二、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感受,形成审美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自身的感受和思考,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我讲述一个有趣的课例。新学年开学不久,我上语文课,课题是《生命 生命》。也许是巧合,我剛站上讲台,教学楼外一片喧闹。原来学校边村庄的一个老人过世了,在出殡。窗外哭声、笛声一片,有几个好动的学生已站起来看了,其他的学生也东张西望,十分好奇,课堂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我灵机一动,允许学生到窗边看,但不能喧哗,看后要思考,要回答问题。两分钟后,学生坐回座位,都在议论刚才的事情。我把这个老人因为患病忍受不了而自杀的事讲给学生听,巧妙地引入课文的教学。整节课因为学生有了对生命消逝的直接体验,上得很流畅,学生对“生命是伟大的,也是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理解得很深刻。课后我了解到,很多教师都抱怨受到干扰,而我却重视学生的体验,不但没干扰到上课,反而催生了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背影》一课,我让学生形成“父爱如山,感恩父亲”的体验。阅读课文后,我要学生结合课文父亲的背影,讲“我与父亲”的故事。很多同学的父亲都是外出务工,假期去城市探望父亲,很多都演绎着“父亲车站送别”的情景,父亲每次回来的千叮万嘱,这些浓浓的父爱,由同学们讲述和感受,形成深刻的体验,真切理解父爱如山,学会感恩父亲。我每次上《背影》一课,都有学生在讲述“我与父亲”的故事而流泪,深刻的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阅读教学收到了真正的效果。
  三、作文教学,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山区的孩子,起点低,语文学习差异悬殊,很多学生对作文掌握不好。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指导学生写出心中想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自己一天的事情,记述某一件事,写多了,会写了,再指导学生分侧重点,讲究详略。
  我在初一作文教学有这样的实例,一道很平常的题目《我最开心的日子》。我先让学生讲自己最开心的故事,学生很踊跃,纷纷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开心的故事。有的讲春节最开心,有的讲中秋节最开心,有的讲父母回来最开心,有的讲去城市探望父母最开心等等,故事讲出来,有素材可写了。我再指导学生把开心的故事放在一天去写,把自己的好心情也写进去,就写成了《我最开心的日子》。
  对于少部分完全不会写的学生,我先写300-500字的作文,将其中的部分语句变成填空,让学生补上语句,引导学生作文。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四、进行学法指导,创建高效课堂
  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分三个环节:预习环节,课堂环节,练习环节。我指导学生把预习移到课堂上来,指导学生采取三种方式进行预习:“目标预习”“跟踪预习”“留空预习”。通过长期的实践,学生就会积累这些方法。当遇到新课文时,就会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去学习。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听、思、写”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听老师语气、语调、还有节奏和重音,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指导学生在听中动笔,变“只听不记”为“听记结合”,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动笔方式:摘抄教师的板书;用圈点法标示课文的有关内容;用旁注眉批法表示对有关内容的理解;用提要勾画法提炼知识要点,用中心语概括法表示分析思路等,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我指导学生着重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的练习,其一书写是否规范,其二知识考查是否过关,其三能否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可以自己对练习进行评价,掌握语文学习的评价方法,积极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回顾30年的教学生涯,我用“真诚和责任”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和爱戴,无愧于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信任。教学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高的要求,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争取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思维导图理论,本研究以初一(三个班)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思维导图在三个班的英语写作课中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类书面表达写作。实验持续28个星期,并在实验结束时参加了限时英文作文测试和区期中、期末统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初中英语材料类书面表达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书面表达;写作成绩;发散性思维  一、引言  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
【摘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确立共同愿景,要有集体荣誉感;需要严明的纪律,强化纪律观念;必须重视同学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班集体;必须重视家校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必须与时俱进,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集体;目标;纪律;人际关系;家校合作;网络作用  如果有人问我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提高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想象力、协作、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基础,活用教材,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
【摘要】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如何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成为了初中班主任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加强赏识教育的应用、德育教育注重原则性、学校与家庭共同配合以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原则性;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生活体验,增加生活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的驱动下‘乐于表达’,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总是缺少真情实感,缺乏激情,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生机,假话、大话、空话充塞全篇,味同嚼蜡,令人
【摘要】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都应当在班级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享受到应有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班级小组自主化管理”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和班级特色发展相结合的模式,适时依据时代发展及新课程改革要求,重新认识、界定班级的特性和功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自主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自主管
国学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本身就是国学的一部分,两者一脉相传,源远流长,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让国学智慧走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让国学智慧渗透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去呢?  一、数学课堂常规中彰显国学智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是学生学习
《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目标是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能够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小学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只要抓住《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英语《课程标准》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者的检测都有明确的标准,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级别标准。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级别的检测标准都包含了对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要求,对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也就是要掌握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些能力当中,写作能力和说的能力无疑是难中之难。写作的基础是学写句子,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学写英语句子是很难的,常常写出的句子错漏百出、结构混乱,被称为中国式英语,俗称ching
【摘要】学科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科人才的使命和责任,让学生了解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怀有质疑和批判精神,懂得研究方法和具有动手能力则是地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价值;批判;探究  学科教育的责任是什么?  传授已建立的学科认识,启迪学科思维,能用学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应该是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也是每一个学生在接受高考试题检验时能感受到的。但仅仅有这些显然不够,我们的学科还需要不断发展,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