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程序法治话语的中国解读——由《送法下乡》展开

来源 :金陵法律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法下乡》中"刑民不分"的研究范式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从"实用主义"出发以实然挑战应然的话语逻辑是十分危险的,拘泥于这种强调人治的传统文化结构中,几乎不可能探寻出程序法治的进路。对于刑事司法改革,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话语姿态,正视刑事诉讼的普适性价值追求,往返于中国问题与国际准则之间,进一步推动试点改革取代变法逻辑;从司法中发现问题,在学理中分析问题,再回到司法中解决问题,藉此构建中国语境的刑事程序法治话语。
其他文献
<正>徐宗文同志在《略论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苏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二期)的结尾时说:“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属于儒家的,这一问题应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及其伟大著
针对微阵列癌症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能识别数据集中误标记样本和异常样本的广义CL-stability算法.该算法以CL-stability为基本算子,通过样本的全局稳定性识别误标记样本或异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激励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认为激励理论是毛泽东管理理论的核心,这是由于:第一,从生产的三大要素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一因素中,人的工作
<正>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William Edwards Deming一、从"媒介帝国主义"说起"媒介帝国主义"这一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理论体系,从概念的提出到21世纪的今天,
<正>内部牵制的概念出现最早,涵义最狭。美国的《会计词典》解释“内部牵制”为“控制会计事项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组织经营有效并防止舞弊,其主要特征是将组织上的责任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人数逐渐增多,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歧视知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已有的研究更关注歧视知觉的水平,并未深入讨论其发生的过
<正>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
本文论述了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工作及其在由哥白尼发起的科学思想革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民企“原罪”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河北两高“一号”文件使这一问题的争论又起波澜。本着尊重历史、着眼现实、兼顾发展的观点,使得维持经济发
在查阅国内外竹材材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竹材解剖、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研究的进展并对竹材材性与加工利用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1)竹材材性变异大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