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行业剧“稳”住才能赢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网刊文说,电视剧《急诊科医生》10月30日首播,随着剧情进展,口碑日好。目前来看,中国行业剧类型已初具规模,以医疗、公安刑侦、律政三类题材为主要代表。在这三类主流题材中,又以医疗题材的体量最大,从2012年的《心术》到今年上半年的《外科风云》,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医疗题材剧集。值得肯定的是,相比大量通俗流行剧的存在,这些作品多少对当前医疗生态中的某种现实有所关照,也在试图纾解如医患关系等既存的社会焦虑问题。
  《急诊科医生》的可圈点之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代表品质国剧的“郑晓龙”这块真人招牌的加持,二是在专业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拿捏得较为稳妥、细腻的叙事表现。诸如《实习医生格蕾》这样的西方医疗剧之所以风靡世界,主要原因在于排除了过多外部干扰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一方面出于职业本身,另一方面也源自西方有所差异的医疗环境。细细想来,若用这一标准反观国产医疗剧,几乎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有更复杂的医疗生态,而这种复杂性也深刻作用到医生职业本身,令叙事展现更趋“嘈杂”。
  然而这一特点或许并非是坏事。较之对职业本身更纯粹的聚焦,中国医疗剧对社会性的关照更具天然优势。来自现实环境中丰富的样本案例,也可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形成差异化体验。《急诊室医生》很明显地意识到了上述两种不同的处理取向,既试图切入专业性的领域,也要维系再现当前中国医疗生态的“使命”。剧中,张嘉译饰演的何建一、王珞丹饰演的江晓琪两位急诊科医生有不同的背景,前者是外科到急诊科的“土著”,后者是海归急诊学博士。无论是对急诊科医生身份的定义还是在医学观念方面都大相径庭,于是便有了在治疗以外的一系列意味深长的探讨。正如江晓琪在剧中感慨的:“每个病患在我们面前只是每天的几十分之一,而我们在每个病患面前,却是唯一。”碰撞之下引发的思考,是相比过往的国产医疗剧更进一步的。
  中国医疗剧会面临其自身的“独特”状况,因而在设计剧中的医疗案例时,也需代入更多从医患关系出发的具体现实。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是要“钱”还是要“命”?在救治场景下,如何处理人情和人事的关系?在面对患者时,是将其视作“明天有未来”的人还是仅仅当成一个病患?这样的思索会有很多。而这些充满冲突与矛盾的医疗话题背后,最终还是指向同一个议题:医生不是无所不能,医学也非神通广大。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领域时,是否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解?
  这部剧的核心立意,恐怕在何建一的一言中足以显露出来——“我们医生是和死神斗争的神,即便是做不了神,我們要做一个伟大的人。”《急诊科医生》做到的就是,把浓墨重彩的创作都放到了这里,“稳健”是这部剧的出发点,最终也构成这部剧最大的突破。
其他文献
现在是妹妹要救姐姐,等一会呢,那个姐姐一定会救妹妹的。《大话西游》里的这句台词,把姐妹换成兄弟,用在正在热播的网剧《白夜追凶》剧情,非常合适不过。潘粤明在《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兄弟两角,弟弟在夜晚帮哥哥探案,哥哥保护弟弟在家不被抓捕,《白夜追凶》的这个设定,驱动了整个剧情的进展。  虽然潘粤明饰演的是两个人物,具体在剧中呈现出来的,却是四个角色,分别是前刑侦队长、现警队顾问哥哥关宏峰,企业家弟弟关
南方日报刊文说,11月3日,由郭富城领衔主演的谍战电影《密战》登陆全国院线。与老艺术家孙道临1958年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样,《密战》的故事也取材于革命烈士李白的真实事迹,其片名更是一度被定为《新永不消逝的电波》。近年,不断有红色经典翻拍影片取得市场上的成功:徐克导演翻拍自《林海雪原》的《智取威虎山》,让观众开了眼界;丁晟和成龙携手打造的《铁道飞虎》,则是一部顛覆经典的动作喜剧……据悉,《冰
在小鲜肉大行其道的娱乐圈,英雄蒙尘,硬汉隐遁。但近期,一部令人血脉贲张的《战狼2》,让吴京成为被顶礼膜拜的“硬汉”。  海明威对“硬汉”的诠释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或屡仆屡起,誓达楼兰;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吴京拍摄《战狼2》显然属于后者。  两年前《战狼1》上映,院线经理和他说业内都不看好这电影,毕竟军事题材受众窄。他听完后赌着一口气给制片人发去了微信:“我打算拼了!”于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