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保卫战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鲜!为种子也建一个银行
  小戴的有机庄园建在浙江宁海县一个青山绿水的山村里。在这样一个冬日的午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脚踩松软的土地,贪婪呼吸着散发植物清香的新鲜空气,不禁让人心襟荡漾,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说不出的惬意。
  “来我庄园闲聊的人可能在外面什么都见识过了,所以我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唯一能比的就是有很多的土,你也没见过这么土的地方吧?”小戴是个很西化的人,言谈中总透着一种睿智的幽默。
  “带我去看看种子银行吧!”跟随着小戴在他的庄园转了一圈,品尝了他在夏日晒干了的蜜饯蓝莓,欣赏了各种环保DIY,手工木坊,略感寒意的我开始有些迫不及待。给种子造一间银行,顾名思义,应该是把各种各样的种子分门别类存起来吧?此刻,在我脑海里呈现的是传统银行的样子。
  “哈哈,现在你眼前的这一大片田地就是‘种子银行’了!这是南瓜田,这是番茄地,那边种的是萝卜,还有白菜、青椒,再往前还有西兰花、玉米,各种花草……”
  “这只是一般的菜地啊!”我迷惑不解,打断了他兴致勃勃的介绍。
  “是的。可是,你知道吗?这些我们日常最亲密的蔬菜瓜果们却面临着灭种的危机。也许多年以后,这些植物就会从我们眼前消失。”刚才还满脸笑容的小戴此刻显得忧心忡忡。
  他解释道:全世界大约有30万种植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过度开发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这些从鸿蒙时代就开始改造我们地球的原住民现在却面临着被剥夺“球籍”的危险。举例来说,只要全球气温升高两度,那么就有15%到40%的植物将濒临灭绝。这个数据让人瞠目结舌。
  无疑,植物的生命力是强盛的,但和自然巨变比起来,它们又是如此脆弱。之前就听说,在挪威北部有一个叫做末日粮仓的种子银行。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发生毁灭性的灾难,那时幸存的人类就可以从中取出种子,将它们唤醒,重新耕种文明的土地。与这家地处极地的种子库相似,英国也有一家KEW千禧年种子银行。这座种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种储存,一旦某个植物物种灭绝,种子银行就可随时启用其种子,让这个物种得以恢复,不用等到世界末日。目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4个国家加入了这个种子银行的植物保存计划,还有100多个国际组织对这一项目提供支持。
  这样看来,小戴是要建一座咱们中国自己的种子银行吗?
  “种子银行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俄罗斯科学家率先提出,当时的目的是用以应对世界末日这样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在我们中国,任何个人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条件去打造一座种子银行。因为,种子银行相当于植物种子的基因库,挪威的建立在海拔1400米以上,周围是永冻土,银行里面保持恒温,这样即使全球变暖导致整个南极冰盖融化,沧海变桑田,种子也能安然无虞。英国的种子银行为了保持种子的生命活性,也是想方设法对种子库的温度与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可见,这是一项相当复杂而昂贵的工程。”
  而小戴认为,其实我们本不需要如此。那些未经人类破坏的荒野、分布于全球各地的草原、湿地、森林和海洋,甚至包括你自家门前尚未种植上整齐划一索然无味的人工草皮的泥地,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保持物种多样性的伊甸园,这远比挪威的极地洞窟更具有诗情画意。
  “话虽如此,但是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每个人可占有的可耕种面积却相当有限。这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大城市更是天方夜谭。而我的庄园地处江南,土地肥沃,恰恰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便利。于是,我们向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征集天然的原始种子,然后在我的庄园里为每个人提供一分土地来寄种您想分享的种子,使得种子数量持续增长,便于您更好的进行种子分享。与此同时,您拥有植物收获的所有权益,可以委托我们把植物收获和留下的种子邮寄给您指定的任何人。也可以向我们索取存种的多余种子。这所有的服务是免费的,您只需承担包装、快递等其他非农业费用。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天然种子银行。”
  保卫原始种子,植物多样性之战
  在谈话中,小戴多次提及庄园只接受原始的自留种,而绝非是大家在市面上或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
  “其实,我最初萌生这样的理念并不是基于国外的一些概念,而是面对‘转基因’技术无孔不入产生的担心。”
  早在三年前,小戴在创办蓝莓庄园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农民种植作物,都不再自己保留种子,而是去种子公司购买。而从种子公司购买到的大部分作物种子都是被运用了“转基因”这一高科技成果。以玉米为例,实际上,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商业玉米种子———无论转基因种子还是普通种子———都需杂交得来,而杂交方式的自留种,必然会影响来年收成,因此农民自然不会留种,为了产量考虑也会向种子公司购买。
  虽然,在科学领域,转基因技术充分发挥了生物所具有的已知的、有用的、优良的、安全的基因。例如在植物中转入其抗旱性、抗虫性等具有很强竞争性的优良基因,这样的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收成,植物结出的果实看起来也是硕大丰满。然而,被注入转基因技术的物种因具有极强的生长能力,势必会影响那些没有被转基因的天然物种的生存与发展,长久以往,转基因的物种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最原始天然的物种也就走向了终结与灭亡。
  “于是,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物种面临着这场‘灭种’危机。我们日常最常见的蔬菜瓜果,包括西红柿、甜椒等都已转基因。然而,事实的严峻程度远非如此。现在农民播种所用的从种子公司买来的种子,会使农业走上一条不归路。你买这家公司的转基因种子,也就意味着只能相应的购买这家公司生产的特效农药。因为,其他的农药杀不死地里的草,而虫子的抗药性年年增加,所以农药一年比一年猛,虫子一年比一年多。这样,即便是被转入了抗虫害基因的植物也渐渐失去了抗虫性,被转入抗除草剂的植物却导致田里滋生‘超级杂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正是因为现在农民手上的自留种已经越来越少,小戴在这3年以来,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深入农民之中广泛搜集,然而却只搜集到100多种非转基因的植物天然原始种子。
  “这与国外种子银行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公益性质的项目,缺少各方面的支持与推动,而国内大家对转基因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缺乏这方面相关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所以,原始种子的匮乏是我们这个种子银行发展下去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我建立这个‘非转基因和民间流传原始种子分享’项目的初衷正基于此。”
  回归田园,大家一起做快乐的都市农夫
  在庄园的自建小木屋的墙上,张贴着小戴与不同肤色,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照片。
  “你可以将我的庄园定义为WWOOF,它是World- wideoportunity on orgic farms的缩写,简称为世界有机农场机会组织,WWOOF的最初概念就是自愿工作者到有机农场通过劳动,学习一些实用的农业知识,同时因为有机农场是劳动相对密集的地方,自愿者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的缺乏,因而农场主愿意为他们提供食宿来回报他们的劳动。现在这个组织已经衍生为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集旅游、劳动体验及文化交流的特种旅游。因为这个概念来自国外,所以,一开始我的庄园就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来参与。他们在我的庄园里与我一起种植,捉虫,锄草,一起交流文化传统,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渐渐地,随着小戴天然有机理念的倡导,很多全国各地的义工们也很积极地加入其中,他们大都是来自各大城市的年轻人、教师、白领、学生。
  “对于现在很多都市的白领们而言,他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机械化繁忙的都市生活高速旋转着,携裹着我们每个人不停向前,丝毫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工业化不可逆的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也将不可逆的成为稀缺资源;没有农药和转基因的食物、纯天然的生活,将会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梦想。”
  是的,每个都市人都有一个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梦想。包括小戴。如果不是他自己介绍,很难想象照片上这个戴着草帽、晒得黝黑的“农夫”却还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最初我的构想是建立一个类似wwoof的有机农庄,不使用农药与杀虫剂,而仅仅依靠养殖的鸡或人工除虫。收成以后,可以与圈内的朋友们一起分享纯天然的有机农产品,例如野菜瓜果,当然还有土鸡蛋了。但是,后来,让我最欣喜的是,这种全天然的作物,虽然长出来以后没有转基因植物那样硕大饱满,但是因为完全是自然生长,它们形态各异,果实的多样性让很多到农庄旅游的人喜欢至极。大家开始纷纷跟我索要植物的原始种子,带回城市里,在自家的阳台上开辟出一个小小的平方,这样我自留的原始种子就开始在很多的家庭里欣欣向荣。”
  这一下子就点燃了小戴创建种子银行的梦想:“我热爱自然,喜欢亲近泥土、植物、花草树木这些散发着生命气息的事物。我相信,与我有一样想法的绝非少数。当我开始在网上将征集种子的消息发出去后,很快就有一位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老师提供了野玫瑰的原始种子。这些种子在我的种子银行里茁壮成长,花开的时候,我按照她的要求,将鲜艳的玫瑰及其多余的种子空运到了她在四川的好朋友阿May那里,阿May又将种子种植在自家的阳台上,这种分享,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份惊喜,更是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种子银行。我一直在想,人,为什么不能把成功的梦想和生活的梦想结合起来呢?”
  后来,这位来自武汉的朋友还亲自去往小戴的庄园,与之一起参与劳作。在小戴的帮助下,她学会了从野玫瑰中萃取玫瑰精油,还自己动手,做出了玫瑰手工皂。这些可全是天然无任何副作用的护肤佳品呢!
  目前小戴的种子银行因地域局限,只能接受那些能够寄种在江南的种子,同时,他也意识到,保护天然物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他对自己这项公益活动充满了热情与信心:“拒绝转基因,让农业回归自然,这也是今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号召。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爱护,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一样崇尚自然,热爱植物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到时候,我们的天然种子银行也会遍地开花,结出硕果。”
其他文献
富裕是我的第二故乡,许是住久了,有时候会恍惚觉得自己好像原本就是生在这里。曾经不喜欢的一切,时间的纤手摆弄过后,变成顺理成章的喜欢,我只有对故乡这么宽容过,这样一想来,我对他真有了故乡的感觉。  走在富裕的街头,如果愿意,可以去铁西那撇子去看看,顺便闻一下那里的空气,一定飘着酒香。老窖酒厂的酒锅起锅时,总会不吝啬的把这种香气向人间撒一撒,众人闻个酒香,便有了惬惬的醉意。百年的老厂,本身这个数字就是
【小城觅食】  中国十大面条在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举办的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出,包括: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牛肉面、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和吉林延吉冷面。  武汉热干面,是武汉特色小吃,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拌以香油、芝麻酱、五香酱菜等配料。武汉热干面可谓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的“
近日,热播影视剧中把鱼丸当做仙丹、用多肉植物冒充仙草、把樱桃当做朱颜果等片段,引发网友的疯狂吐槽,有关影视作品中道具粗制滥造的话题因此又被关注。可以说,好的道具可以为故事添彩,差的道具则会让观众瞬间出戏。比如《七年之痒》中玛丽莲·梦露在地铁口飞舞的经典白裙,《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酷炫拉风的蝙蝠车,这些影片中的经典道具,无一不是影迷们心中的神器,也凝聚着道具师们的心血和汗水。其实,在国内好的道具师
她愣住了,完全不相信对面的他。只见他突然怒目圆瞪,脸上每个毛孔都喷着粗气。上午的和颜悦色变成满脸乌云,两眼喷射出冷冷的又烈烈的一种东西,足可以将她冰冻或者烧焦。  小人!小人!你有种就拿到台面上来讲。私下嘀嘀咕噜算啥本事!他咆哮着,脸上青筋突现。  她死死地盯着他的脸,看他一字一字地咬牙切齿,眼泪就那么不争气滚了下来。  为啥?为啥?究竟是为啥就那么水火不容了?她不想顶嘴,却无法忍住胸腔里那腾腾冒
代勇昌來江边管护区第一天就被分配到瞭望塔。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工作,还要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他从上班第一天起就一直工作在山上,春防连续奋战3个月都没有请过假,每天准时上塔报班从不缺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发现情况就及时向林场汇报。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领导对他也是非常满意。夏防倒班时需要留人在山上值班,他就主动将第一次轮休的机会让给了他的伙伴,并坚持每天上塔瞭望。
2017年7月24日,我和朋友们从成都出发,历时23天,骑行2100公里,到达拉萨。  很早就想动笔来写这23天的故事,可是写了一半就因为诸事繁杂搁浅了。终于,在圣诞节前夕,我重新动笔,想把四、五个月前的思绪从心底呼唤出来。毕竟尘世太浮躁,似乎忘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初心。  5个人,我和翔子还有豪豪来自大连海事大学,洋来自大连海洋大学,唐来自大连外国语学院。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角:翔子是学校田
壁炉刚刚升起,屋内的寒意仍在肆虐。我把长袍紧紧裹在身上,眼睛盯着闪烁的火苗,今晚,他又来了。  背对着我的沙发上空无一人,我轻咳一声,回应我的只是深邃的回廊中传来的阵阵回音。烟火逐渐充斥炉膛,木柴迸发出噼啪的响声,屋里渐渐亮堂起来。背后传来轻微的声音,我回头一看,他的轮廓正逐渐在沙发上显现。双膝紧并,双手相叠放在大腿上,最后出现的是脸上拘谨的表情——他背对着我,我看不见他,但是长达十几年的梦中会面
清代的汪绂,就是一个泰斗般的超拔人物。他有生之年没有一天离开过贫困,没有从过一个老师,也没有一个相互切磋交流的同道,然而他却成为一个开山立派的儒学大师,着实令人惊叹和敬服。    汪绂生于康乾年间,江西婺源人。自从来到世上,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玩伴到了年龄都满脸骄傲地去了学堂,只剩下形单影只的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他特别羡慕那个天堂般的地方,满腹学问的先生在讲堂上正襟危坐,他和众同学坐在下边凝神静听
库姆堡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处桃花源。这个不为众多游客熟知的小村庄,一直身藏于英格兰的小峡谷中,是目前英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也是《狼人》、《战马》等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地;因被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英国歌星Robbie Williams和《泰坦尼克号》女主Kate Winslet,都在这附近买了房子。美如仙界的童话小镇  朋友在微信里晒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小镇,英格蘭的库姆堡是其中之一。从画面看不仅
我的姥姥叫陈淑玲,在2018年正月初八那天去世了,熬过了那个春节,71歲。   我知道姥姥的名字还是在2016年姥姥腔梗住院的时候,我去医院看她,问导诊台的护士,我姥姥在哪间病房。护士问我,你姥姥叫什么?我被问住了。在我的记忆里,姥姥一开始就是姥姥,也一直都只是姥姥。   姥姥的遗像是四十多年前她以村妇女主任的身份当选哈尔滨市人大代表的时候拍的证件照。照片里的她,稍稍过耳的短发,尾端烫了那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