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与身份建构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144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十二导联心电图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心
目的观察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注射
“不齿”与“不耻”  “齿”本为名词,指牙齿。在这里,“齿”是动词,有“说到、提及、并列、列为同类”的意思。“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可耻的意思。在这里,“耻”具有意动用法,有“以为耻,以为可耻,以为是耻辱”的意思。“不齿”前边可以加“所”,构成“××所不齿”。如:“人所不齿”“世人所不齿”等。“不耻”前边不能加“所”。“不齿”后边一般不接东西,如果要接就必须
期刊
写散文、小说,写诗词歌赋,都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妙用。翻一下词典的"想象"条,清清楚楚。想象就是设想,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形象。还指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
期刊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首次增加了"活动"的要求,对于活动课要如何上好,本文根据课改理念从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的主体和教学评
2013年,兵团工会实施的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纳入了兵团 "十件实事".职工自主创业示范项目一"百千亿万"工程,即从2013年起,以无公害绿色果蔬种植大棚项目、特色养殖项目、特
期刊
一张半语从省城调到这座城市当文物所所长,这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他也不熟悉这儿的人。但这里的人迅速了解到张半语在省城就是博物馆一个研究文物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没什么厉
读罢金从华先生的《教授与木匠》《(小小说选刊》2004年第23期),不禁为之拍案叫绝。绝在匠心独运,极尽对比之能事;妙在折射心灵,力展人生之感悟。技巧娴熟的作者以买房卖房为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有感于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即以教师的审美代替学生的审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故草就此文呼吁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