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仍未证实术后辅助化疗对DukesB期结直肠癌有意义,要提高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关键在于寻找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并予以术后辅助治疗.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已
【机 构】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仍未证实术后辅助化疗对DukesB期结直肠癌有意义,要提高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关键在于寻找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并予以术后辅助治疗.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已证实了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和血管侵犯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但外周血CEA对于结直肠癌的敏感性较低,据此未必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血管侵犯检查需要耗费人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有文献报道肠系膜血清CEA对于结直肠癌的敏感性较高,且与血管侵犯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结肠癌急性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来的结肠癌梗阻46例治疗经验.结果:左半结肠癌32例,右半结肠癌14例,全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漏;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侧方淋巴结清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术,清除上方3组淋巴结的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除,对分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评价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其根治性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局部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
目的:探讨利用草木犀流浸液治疗痔病的疗效机制.方法:首先进行动物实验,采用大鼠尾部电刺激法,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的镇痛作用;采用微循环显微分析系统,观察肠系膜局部滴加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