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小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心电监控四维CT血管成像(4D-CTA)分析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风险预测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心电监控4D-CTA检查的、<5 mm的共118例患者。根据动脉瘤有无破裂,分为破裂组(72例)和未破裂组(46例)。将所有患者扫描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出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时间间隔均为5%的20组数据包,经工作站三维软件处理后,得到20组图像及动态图。将同一部位连续3幅及以上图像发现小泡状或小尖状凸起,判定该凸起为搏动点。并将两组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临床特征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ROC曲线计算最佳诊断界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患者性别、吸烟史、生长在血管分叉点、出现搏动点、瘤颈比(AR)、瘤高与载瘤动脉管径之比(S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家族史、多发动脉瘤史、饮酒史、部位、大小、瘤颈、瘤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现搏动点(优势比=8.843,95%可信区间:2.800~27.925)和较大的SR值(优势比=4.484,95%可信区间:1.094~18.385)对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有独立预测价值;当SR值>1.6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诊断小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70%。

结论

出现搏动点和SR值>1.65是颅内<5 mm的动脉瘤破裂的独立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选题rn 在以单一的经济利益为驱动.雷同的发展模式为特征的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地城市与建筑的品质日益下降.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经济、技
目的探讨CT测量胰腺切除的体积与短期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85例行手术切除部分胰腺的良性及恶性肿瘤患者。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胰腺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集术前5 d至术后20 d内每日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资料。在CT图像上测量两组患者术前胰腺体积、术后1周剩余胰腺体积进行测量,为排除个体差异,术前、术后胰腺体积均需转
2008年2月19-21日,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的马自达3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进行了C-NCAP碰撞试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方案基地选在南京市鼓楼地区.地下现有一条南北向车行隧道,规划中有1号、3号两条地铁线交汇于此,加上地面复杂的交通与丰富的城市空间,使这块基地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挑战性.
期刊
2006年,C-NcAP在实施之初曾接受过2家企业的申请试验,当时媒体怀疑厂家申请会影响C-NCAP试验的公正性.2007年,C-NcAP再次接受了7家企业的试验申请,恰巧这7款申请车型均获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