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析:
  2008年,中国北京以主人翁的身份迎接奥运会的到来。此时,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对奥运会、奥运精神又了解多少呢?了解奥运,参与奥运应从我做起。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悠文明的历史古国,应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精髓融入到奥运精神之中,还世界一个惊喜!
  奥运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人类面对挫折与挑战时的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奥运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为奥运作出的巨大贡献与辉煌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顽强拚搏的精神,时刻充满自信地迎接奥运,迎接自己人生旅途上的每一次挑战,促进自己健康成才。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第9课~12课围绕奥运会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索单元,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奥运的历史、我国申奥的情况有所了解和认识。同时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渗透在本单元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我们的少年关心我国2008年主办的北京奥运会,并为我国申办奥运取得成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蕴含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与美术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查找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内容,结合教师所讲,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重要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拚搏精神。
  重点: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难点: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关键:通过教师引导能使学生自主查找、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教具:课件、教材、展板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提问:歌名及为什么活动所写?答:《手拉手》,汉城奥运会。师:同学们都知道北京在2008年主办第29届奥运会,可是你对奥运会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入奥运会的历史。
  (2)新授。①教师介绍古代奥运会。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其中包括古希腊奥运会遗址、古希腊瓶画、雕塑《掷铁饼者》等,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想一想,古代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答:古代奥运会谋求和倡导的和平与友谊精神、拚搏奋进精神、追求人体美的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②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其中包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奥林匹克标志等,让学生思考:你能讲讲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吗?
  答:奥林匹克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
  (3)奥运精神。教师提问: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奥运格言?A.和平、友谊、进步。B.更快、更高、更强。C.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
  问:这些口号体现了怎样的奥林匹克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
  (4)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上我们对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就。(教师课前已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①提问:A.中国参加过几届奥运会?(11届)B.是谁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C.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D.想一想,申奥标志有哪些含义?E.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②教师放视频与学生一起重温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瞬间。
  (5)①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奥运》为题,畅所欲言,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趣闻逸事等和老师一起分享。②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展析(只有标题)让学生分小组将自己搜集的材料集中到展板上,进行加工、美化。
  (6)教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加深了对奥运会的了解,我希望同学们能以奥运精神的百折不挠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顽强拚搏。课后我们将这块展板放到学校正厅,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奥运、支持奥运。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了两点的突破:
  其一:“人文精神”的体现。当今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注入“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理念,完成“自我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呢?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本课学生通过对奥运历史、奥运精神的学习与感悟,目的就是使其认真思考,深刻体会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寻找人生的理想,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其二:“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目前,中学美术教学的主要问题仍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不再是说教者,而是条件、信息的提供者,学生成为发现、推理问题、验证结论的实践者。
  通过对《人文奥运》这节课的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与学生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寻找知识的真谛。在这条漫长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互有不足与缺陷,但是作为一名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者,我将紧紧抓住以上两个突破点,与学生产生互补,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其他文献
在魏书生老师班级的班规班法里,有犯了错误要做好事的规定:比如,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就要擦24块玻璃,10扇窗户框。又如,如果忘了带桌罩,除了回家去取之外,还要到水房为班级打一桶水。再如,如果早自习迟到了,就要扫操场30分钟……   但是,如果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要用做好事和其他的方法来纠正。   那天第二节晚自习已经上课了,可操场的一角还有两位同学,拿着篮球扔过来,扔过去。魏老师仔细一看,
摘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学生观指导阅读教学实践,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是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也是一种紧张的心智活动,它能陶冶情操,造就品格,发展智能。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所有其他技能的基础,较强的阅读能力有助于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
自主招生倾斜“寒门学子”   自主招生到底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部署的通知,明确“自主招生试点中,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   记者联系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生部门,发现各校都已出台“倾斜政策”,并在酝酿行动。如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北大也表示,要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扩至更多县级中学。   中国
放学了,魏书生老师班里的同学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涌出校门。有的仨一群,俩一伙,谈着、笑着、走着,偶尔想到手里拿的书,看上两眼。有的二人同行,或谈心,或互相提问背诵的内容。有的一个人独行,边走、边背、边思考。  班长向魏老师建议:“老师,放学路上,几个人一起走不好,常常说闲话,分散精力。咱们班不是常说试一试不吃亏吗?能不能在早晨上学、中午放学的路上,搞一个独往独来的实验,我想会有不少好处。冬天昼短夜长
一、活动目标  ①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②大胆探索,寻找让橡皮泥浮起来的不同方法。③学习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二、活动准备  橡皮泥、盛水的水盆、纸、树叶、泡沫、碗、磁铁、勺子等;有关死海的视频、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出示橡皮泥)小朋友,你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摊开手,孩子们看到橡皮泥),你猜猜它在我的水杯中
一、图形的概念与思维范式  图形是人类最直观、最无声、最通用的视觉语言。以图形表达创意并进行信息的传递,会使信息传播更为直接、有效、迅速。一切作用于信息传达的视觉传达形式都属图形创意范畴,如包装设计、书籍整体设计、招贴设计、标识设计、共公识别系统设计等。一切与传递信息有关的专门性设计,都属图形设计。  好的图形离不开好的创意,好的创意离不开发散性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设计的过程实际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一晃实施高效课堂已经半年有余,回顾自己这半年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失误,喜悦过也徘徊过,但经过不懈努力和反思,我逐渐体味到了高效的乐趣。   自从我被确定为实验教师后,我坚持拜读有关高效课堂的资料,从中,我读到了不少教育大师、名师的先进事迹,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了洗礼,也让我看到了“三尺讲台”也能舞出人生的灿烂,更让我坚定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和成为优秀教师、更好奉献教育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使力,互试机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到:“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到这样说,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
1986年9月,暑假之后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按照惯例,盘锦实验中学的全校师生又在红旗剧场举行开学典礼。  有1 500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即使如此,还有一些师生没有位置坐。于是,魏书生校长建议: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和学生干部站着,把座位让给其他同学。  大会开始了,第一项照例是魏校长讲话。  他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不知道在实验中学学习几年之后,得到的最宝贵东西是什么?”  在校会上,他经常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