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处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有标识的存在,大到各国国旗,小到各种商标,甚至是人们的发色、肤色和手机聊天中使用的表情符号,这些标识在潜移默化中都对我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形文字,到后来部落混战中为了区分敌我而使用的不同颜色的旗帜,再到现在商业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里的企业商标,和网络时代人们聊天软件里层出不穷的表情符号,标识的使用一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并且,这些标识的背后都在传递着一定的概念,这种概念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比如,在看到一副眼镜的标识形象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阅读、学习、知识;在看到一位美艳的金发女郎时,我们可能潜意识地就会认为她很浅薄;而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带有知名商标的产品,即使它们看起来和其他商品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喜欢购买和佩戴十字架、护身符和转运符,并相信它们会带来好运,种种这些行为都要归因于标识给人带来的强大影响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某些具体的标识背后究竟蕴藏着如何强大的力量吧。
十字和卐字
十字是现今基督教的信仰标识,代表着爱与救赎,因为传说耶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根据圣经记载,十字架表示上帝的诅咒,每一个人都是罪人,都受到上帝的诅咒,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为了替人们赎罪,所以教徒们会用手在胸前画十字或佩戴十字架,来坚定信仰和纪念耶稣为拯救全人类而死。
和十字几何构造相似的卐字,在几个世纪以前也是一个宗教符号,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认为卐字代表着神圣、吉祥、和平与安定。但是,自从1920年希特勒的纳粹党采用了卐字标识后,它的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希特勒设计的纳粹党旗中间镶嵌着顺时针旋转45度的卐字,象征着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同时他还为冲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于是后来的“卐”成为了纳粹的象征。
十字和卐字这两种构造相似,但象征意义大相径庭的符号,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真的会造成实际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造成的影响还不小。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十字架,通常会表现得更诚实和平和。但是,人们在看到卐字符号后做出的反应则恰好相反,奥尔特在实验中发现:哪怕只是快速地瞥一眼卐字标识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让人们表现得更好斗、更富有侵略性,更加容易妄加指责别人,也更消极。为什么在几何结构上相似的十字和卐字,會对人们产生差别如此之大的影响呢?这就是标识符号背后蕴藏的力量,不同的标识符号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潜意识启动反应。
国旗
就像宗教符号对信徒的影响一样,当人们看到自己本国的国旗时,心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正是因为国旗的重要象征意义,所以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焚烧国旗都属于违法行为。1981年,西班牙宪法中就明确表示:“西班牙国旗是国家形象的标识,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尊严、独立和团结。对故意侮辱、破坏西班牙国旗者,将处以3万欧元的罚款,并判处6到12个月的监禁。”
但是也有例外,199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以5比4做出裁决,重申焚烧国旗的做法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的保护范畴,将焚烧国旗看作是受保护的象征性言论。事实上,这一裁决恰好就符合了美国国旗本身的意义,因为美国国旗就是美国宪法以及权利法案所保障的所有自由的象征。不仅如此,美国的“星条旗”图案还被印在了衣服上、鞋子上、窗帘上,甚至还印在了卫生纸上,印有“星条旗”图案的商品不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还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星条旗”的时尚风潮。同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戴维·巴茨研究发现,这种商品化的行为并没有丝毫减损“星条旗”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反而更加生动地诠释了“星条旗”背后自由的象征,让美国人民在看到印有星条旗图案的商品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苹果与创新
在洞悉到了标识对于人们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之后,各大公司在设计商标的时候都变得十分慎重,并试图将他们想传递出来的信息植入到商标中去。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苹果公司的商标,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已经风靡世界,受到了万千时尚人士的追捧。其实,苹果公司设计的第一代商标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早在1976年设计的商标是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的图景,他想通过这个商标诠释出苹果公司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创新。但是这个商标由于太过复杂,只使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来苹果公司的商标就变成了一个彩色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并在2007年后变成了银灰色,沿用至今。
我们在用着iPhone、iPad、iWatch和iMac时,有没有想过,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到底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格拉涅·菲茨西蒙斯发现,看到苹果公司的标识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人观察苹果公司的商标,让另一组人观察IBM公司的商标,然后让这两组人去完成同样的实验任务,结果表明,观察了苹果公司商标的那组人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得更具有创造力。据菲茨西蒙斯分析,这可能和苹果公司在广告中宣传的“不同凡响”(Think Different)概念有关,使人们在看到苹果商标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品牌形象,然后接收到它所传递的关于“创新”的暗示信息。
从原始社会时期的象形文字,到后来部落混战中为了区分敌我而使用的不同颜色的旗帜,再到现在商业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里的企业商标,和网络时代人们聊天软件里层出不穷的表情符号,标识的使用一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并且,这些标识的背后都在传递着一定的概念,这种概念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比如,在看到一副眼镜的标识形象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阅读、学习、知识;在看到一位美艳的金发女郎时,我们可能潜意识地就会认为她很浅薄;而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带有知名商标的产品,即使它们看起来和其他商品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喜欢购买和佩戴十字架、护身符和转运符,并相信它们会带来好运,种种这些行为都要归因于标识给人带来的强大影响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某些具体的标识背后究竟蕴藏着如何强大的力量吧。
十字和卐字
十字是现今基督教的信仰标识,代表着爱与救赎,因为传说耶稣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根据圣经记载,十字架表示上帝的诅咒,每一个人都是罪人,都受到上帝的诅咒,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为了替人们赎罪,所以教徒们会用手在胸前画十字或佩戴十字架,来坚定信仰和纪念耶稣为拯救全人类而死。
和十字几何构造相似的卐字,在几个世纪以前也是一个宗教符号,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认为卐字代表着神圣、吉祥、和平与安定。但是,自从1920年希特勒的纳粹党采用了卐字标识后,它的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希特勒设计的纳粹党旗中间镶嵌着顺时针旋转45度的卐字,象征着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同时他还为冲锋队员和党员设计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锦旗,于是后来的“卐”成为了纳粹的象征。

十字和卐字这两种构造相似,但象征意义大相径庭的符号,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真的会造成实际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造成的影响还不小。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十字架,通常会表现得更诚实和平和。但是,人们在看到卐字符号后做出的反应则恰好相反,奥尔特在实验中发现:哪怕只是快速地瞥一眼卐字标识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让人们表现得更好斗、更富有侵略性,更加容易妄加指责别人,也更消极。为什么在几何结构上相似的十字和卐字,會对人们产生差别如此之大的影响呢?这就是标识符号背后蕴藏的力量,不同的标识符号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潜意识启动反应。
国旗
就像宗教符号对信徒的影响一样,当人们看到自己本国的国旗时,心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正是因为国旗的重要象征意义,所以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焚烧国旗都属于违法行为。1981年,西班牙宪法中就明确表示:“西班牙国旗是国家形象的标识,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尊严、独立和团结。对故意侮辱、破坏西班牙国旗者,将处以3万欧元的罚款,并判处6到12个月的监禁。”
但是也有例外,199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以5比4做出裁决,重申焚烧国旗的做法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条款的保护范畴,将焚烧国旗看作是受保护的象征性言论。事实上,这一裁决恰好就符合了美国国旗本身的意义,因为美国国旗就是美国宪法以及权利法案所保障的所有自由的象征。不仅如此,美国的“星条旗”图案还被印在了衣服上、鞋子上、窗帘上,甚至还印在了卫生纸上,印有“星条旗”图案的商品不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还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星条旗”的时尚风潮。同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戴维·巴茨研究发现,这种商品化的行为并没有丝毫减损“星条旗”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反而更加生动地诠释了“星条旗”背后自由的象征,让美国人民在看到印有星条旗图案的商品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苹果与创新
在洞悉到了标识对于人们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之后,各大公司在设计商标的时候都变得十分慎重,并试图将他们想传递出来的信息植入到商标中去。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苹果公司的商标,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已经风靡世界,受到了万千时尚人士的追捧。其实,苹果公司设计的第一代商标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苹果联合创始人韦恩早在1976年设计的商标是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的图景,他想通过这个商标诠释出苹果公司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创新。但是这个商标由于太过复杂,只使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来苹果公司的商标就变成了一个彩色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并在2007年后变成了银灰色,沿用至今。
我们在用着iPhone、iPad、iWatch和iMac时,有没有想过,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识到底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格拉涅·菲茨西蒙斯发现,看到苹果公司的标识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人观察苹果公司的商标,让另一组人观察IBM公司的商标,然后让这两组人去完成同样的实验任务,结果表明,观察了苹果公司商标的那组人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得更具有创造力。据菲茨西蒙斯分析,这可能和苹果公司在广告中宣传的“不同凡响”(Think Different)概念有关,使人们在看到苹果商标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品牌形象,然后接收到它所传递的关于“创新”的暗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