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与肠道菌群

来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2017年为8.4%,预计2045年将上升至9.9%[1-2],具有糖尿病前期症状的患者也高达35.7%[3-4].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并发症,主要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两大类,大血管并发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为典型;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等.糖尿病并发症病死率很高[5],给临床带来极大困扰,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是目前最具挑战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6].
其他文献
2011版最新完善的英语新课标中鲜明的指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必须彻底的转变我们的英语教学观念,设法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把握好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实培养、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课堂效益呢?先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
目的 了解山东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其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农村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5-6月采用多阶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NAFLD的预防及发生提供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年度体检数据库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专业的特点与有机化学课程相结合,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发挥课堂教书育人功能,
1. 课堂问题行为  首先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评判反思的能力等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我更新,自我专业的成长。为了提高新课程下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同时,教师还需学会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