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预案,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教学策划。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教师的教学观。那么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现如今高中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个体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基于自我的数学意识、学习态度、学科兴趣,对数学价值观的自我认知过程。只有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的数学课程理念才能成为现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让教师更好地认知教材,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主动地进入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而获得数学逻辑推理行为更高复杂层次的认知。现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还处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究。
  一、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总结概括,是衡量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教学目标应当是可观察的,这样才能起到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作用。为了使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我们对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已经了如指掌。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先设定大的目标,在对大目标进行分解,是各个小目标更具体,更容易实现。在传统备课中,教学目标多数来源于教学大纲,忽视了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而且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而新课程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制定,并要求用确切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二、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入设计
  古语云: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上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创设问题情境或是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新课引入。在设计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时,要注意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的。比如说,在讲解对数计算时,教师用一张厚度仅0.01毫米的薄纸对折,然后在课堂上提问:如果对折三十二次后,将有多厚?学生立马积极思考,相互讨论,有的学生说有讲台高:有的学生说有教学楼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当教师指出它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时候,学生会非常地惊讶,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三、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设计
  数学教学课堂和可以运用大量情境教学的语文或是艺术类活动教学相比, 总显得逻辑性和思辨性太强,理论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引用的案例往往不能生动有效地对所论述的数学观点做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高中大部分女生总觉得学数学的兴趣不够。实际上,生活中运用课堂学习知识的例子比比皆是, 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非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 进行情境教学, 学生能够很快对所学的内容熟悉, 对情境所要表现的数
  学知识也有很深的兴趣, 学生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印象会非常深刻。比如在讲解指数函数时,教师如果按照课本,给学生讲解国王和象棋的故事,这样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将情境生活化,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问学生是否愿意签订这样的一份合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给你十万元,但是你从第一天只需要给他一分钱,之后的每天是第一天的两倍,这样连续进行一个月,是否愿意?学生刚开始凭借直觉,很容易说愿意,但经过教师的再次确认,学生就开始动脑经想这个问题,此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指数爆炸的现象。
  四、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概念一原理一方法”的归纳与小结,使学生对零碎的知识进行有序递进的组合,形成直观、周密、具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科学学习和思维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教学设计要注重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活动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巧设问题。以问题制造困惑,激发思考,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同时。老师还要合理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通过交流,发现成就,反思学习。若能有效地渗透多元评价。则数学课堂必将变得更和谐。
  五、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作业设计
  随堂内容检测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加深、巩固知识、延伸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检测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学生的课外作业或练习要多元化:可以让学生去进行选择。教师也可统一设计认为同一项内容不一定使每个学生都感兴趣。最终就是要充分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实践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有机发展,给学生学习提供空间,并顾及到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便于教师激发学生作业的完成、巩固情况。也为为师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进一步了解学生。
  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罗列,而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否则数学教学将失去生命力。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走进新课改,老师的任务还很艰巨,要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希望我们的教学方式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路兴娟.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J].新校园(中旬),2015(04)
  [2] 陈建文.高中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5期
  [3] 韩永军.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改革的理性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07期
其他文献
分析了齿轮—转子—轴承系统的摩擦学特性 ,提出了系统摩擦学的雏形 .系统的摩擦学性能不仅与每一个摩擦副的性能有关 ,而且还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通过研究相互啮合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利用扭曲波波恩近似方法及 AUTOSTRUCTURE ( AS )程序,快速精确地计算了类氖 Ar8+离子2s22p6、2s22p53s、2s22p53p、2s22p53d、2s2p63s、2s2p63p 和2s2p63d 组态的能级以及当
针对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大都存在死区、非线性、负荷变化频繁等控制问题 ,提出了采用多模态控制与串级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具体介绍了多模态控制算法及多模态串级控制系统的
图G的强边着色是指图G的边着色使得G的任何一条长至多为3的路上的边所着的颜色两两不同.图G的强色指数是指对G进行强边着色所需用的最少颜色数.本文研究了最大度至少为4的Hal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