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理念初探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基础,对于教师专业而言,教育者的专业理念直接作用于该专业成长实践,由此影响教学的质量。面对师范生,教育者应注重自身的教育观,以个人正确观点培育学生,并使后者运用到未来职业实践中。为此,应当具有“为教促学”“为教科研”以及“为教而教”的发展理念,以此保障教育事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课堂上,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想想平时自己的随意性提问,技巧性竟那么差。学生齐声回答且答案唯一的提问充斥整个课堂,而真正有价值、有效果的提问却是很少。那么,如何做到课堂有效提问呢?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网络收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以及数次课堂提问感悟等等,我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应有针对
期刊
浙江省大湾区产业发展建设势在必行,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至关重要,是提高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核心关键.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通过探究国内外大湾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差异,分析浙江省大湾区建设发展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为后续阶段大湾区教育发展提供部分基础参考.
每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经过全校师生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具有本校独立品格的文化传统。学校文化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学校,学校发展就如一盘散沙,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学校理念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两个子系统。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隐性的一种
期刊
编者按: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质疑”不是教师的“精心提问”,而是学生自我建构下的有感而发,有疑而问。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好奇是人的天性。不论针对什么,只要心中有“?”思维就會更加活跃,注意力便自动设为“?”。如果多几个“?”寻根刨底,思
期刊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倍而功半”。有些同学自学不得法,学习无实效,往往是看书多遍,其义不显。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更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采用以问导学的方法,则有助于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以问导学的作用  1.创设情景,诱导兴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疲劳,使学生总以耳听为
期刊
高校学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独特的群体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把握当前高校学生文化的现状,加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引导其健康发展,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学生文化特点着手,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提出加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离不开教学提问。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是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发展。  “高层次”提问,可以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并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根据、思维的线路,起到优化学生思维,增强逻辑思维能
期刊
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告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挑战。经过多年发展的高职广告设计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新时期下媒体在变,消费者行为模式在变,市场环境在变,高职广告设计教育需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一线人才的摇篮,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生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高职广告设计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
新时期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精准资助为方法,以资助育人为目标,促进经济困难学生个人人力资本的发展。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经济资助在高校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并对高校经济资助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财政扶贫的有效性。二是完善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激励功能。三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丰富高校贫困生资助内涵。
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也对高职后勤服务工作产生了影响,要求更加凸显后勤服务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展开有关高职后勤服务育人概念的分析,并延伸到关于该项工作平台指标体系的构建,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