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电抽搐治疗的认知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定电抽搐治疗对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电抽搐治疗减轻认知损害副反应,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5名符合CCMD-3抑郁发作患者进行了6次电抽搐单一治疗方式,电抽搐采用硫苯妥钠诱导麻醉下,右侧电极直流巨形波的有抽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验临床记忆量及反应时.结果电抽搐治疗前后临床记忆量表及反应时测定经配对t检验,指向记忆商(分别为15.81±7.58,13.56±5.97,P<0.01)及人象特点回忆商(分别为13.78±8.78,11.41±6.69)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联想学习商(分别为17.38±7.96,19.56±6.17,P<0.01)分值较治疗前增高.治疗后反应时显著缩短(分别为860.16±256.63,679.97±176.00,P<0.01)记忆商的减分值与硫苯妥钠使用总量、抽搐发作总时间、HAMD减分、诱发抽搐最低电压及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电抽搐治疗后,抑郁患者指向记忆和人象特点回忆的负相作用及联想学习的正相作用受电抽搐治疗和抑郁状态下认知的双重影响.

其他文献
结合流态化闪速焙烧炉的工艺特点,对替代燃料——焦炉煤气在流态化闪速焙烧炉上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焦炉煤气在闪速焙烧炉燃烧时对闪速焙烧炉系统热工制度的影响及焦
本文针对大型电解槽侧部破损情况,认为炉帮形成差是侧部破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影响炉帮形成的因素,根据电解槽的设计、材料和能量平衡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电解槽侧部破损的措
某公司企业配电系统中,通过调整电网结构、提高功率因数、改变供电电压水平和变压器经济运行及管理措施(包括指示管理、无功管理、谐波管理和计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