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地缘战略之思考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缘战略是指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分析地缘关系、研究国际安全环境演变的全局性方略。中国根据在全球和亚太地区所处的地缘关系和安全态势,形成了中国北部、西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三条地缘战略战线。中国为实现国家根本利益,提出了以下未来地缘战略:面向世界,远交近睦,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建设四化,促进统一,铸就中结民族的伟大复兴;反对霞权,维护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其他文献
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金融全球化的实质,是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金融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全球化论战折实质是经济利益之争。金融危机不是来自金融全球化过程自身的失败,而是来自它快速行进中的结构性缺陷。
笔者认为,当国际社会形成从而将人类的活动领域区分为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之后,身兼二者主体的国家,其权力即国家主即也相应地二分为对内统治权和对外独立自主权两部分。所以,不区分国家的两重角色和两类权能,而笼统地将主权拿去与作为国内社会的主体-社会成员的权力即“人权”相比较的做法,在逻辑上是不顺畅的,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
本文着眼于中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实践和贡献,分析了中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探讨了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产业全球化。当前产业全球化具有一些新特点。中国只有大力推进产业全球化,才能走向经济全球化。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政策选择是:增强企业集团实力,培育产业“航母”;树立产业全球化意识,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走向产业全球化与保护某些重要产业结合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一种外交现象很令人瞩目,即多边外交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民间性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各种多边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多边外交已逐渐具有与双边外交分庭杭礼之势。多边外交在加强国际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消除地区热点、促进全球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起着其他外交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多边外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粗略考察了多边外交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简要地对当前我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三部分着重对政府
冷战消逝后,随着美国、多盟和中国的各自发展变化,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经常处于调整变动之中。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半年来,欧美对华政策的差异日渐显现出来。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它们之间当前呈现的政策差异试图作出自己的理论解析,即欧盟日益增强的对美国的相对独立性、欧美对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所作的判断上的差异以及欧美在塑造“全球秩序”方面不同的方案思路。正确理解当前欧美对华政策差异及其原因,对中国有重要意义。当然,对这些差异也不宜估计过高。
俄罗斯是个特别的国家。就地缘环境而言它横跨欧亚两洲,既属东方,又属西方。但它既不是一个完全的东方国家,也不是一个完全的西主国家。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文明同样是一种特别的文明,被称为“东西结合部的文明”。由这种文明衍生出来的思想自然就带有这种特别的烙印。因此,普京执政后的俄罗斯对外战略思想无论怎样调整,无论具有怎样的新意,都仍然是俄罗斯一千多年来对外战略思想主线的延伸。
欧盟是在世界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在经历半个世纪的一体化后,又开始向“大欧洲”迈进。本文从回顾欧盟发展历史着手,着重分析在世纪之交为何要建“大欧洲”,其中会遇到那些障碍和制约因素,从中揭示它的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推动美国对军控和裁军政策进行调整,影响并促成这种调整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考察了三个主要因素:国际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党派政治对军控政策的深度介入,国内对军控和裁军问题的辩论。作者通过冷战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美国在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的政策等三个个案分析了三个因素对美国军控政策产生的相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