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8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孩童时光,生活贫穷,全家挤在一间半索索破的平房内。屋顶木梁粗细不匀,嵌着的一个个树瘤,像幽幽的眼睛,躲在高处俯视。歪曲干瘦的椽子密匝排列,似鱼骨的脊背。椽子上铺盖薄薄一层枯苇,年久失补,断裂疏漏,裸出黑瓦的弧面。东南风盛行时,瓦棱间尘埃簌簌飞下,扑入颜面。
   六岁时,父母隐隐担忧起我的安全。他们在家时,把后门堵住,将前门板从户枢中拔出,横闸在门槛,圈栏般挡阻我的出入。高高的门板胜过人头,天地一下子局促,狭小。外出干活儿时,他们掩住门扉,套上锁,晾我孤身在家。两扇杉木大门风雨剥蚀,老化开裂成大小不一的罅缝,大的拇指粗,筷子长。一人独处,寂寞难耐。圆圆的头颅顶着门板,挽着小手,眼睛眯成细线,透过缝隙偷觑外界。门缝里的世界扭曲,变形,成了扁状。门前泥场上,扁扁的公鸡在阳光下咯咯咯奔跑,细长的脚丫尾随着母鸡。公鸡忽地骑上母鸡的脊背,扑哧扑哧,翅膀抖闪不停。黃狗沉着长脸,耸动它翻卷的尾巴,踱往踱来,倏地在眼里消失。沾满泥屑的腿脚从西边渐行渐近,又朝东渐行渐去。那是村里人忙碌的脚步,他们似乎总在行走,沉默无语,去来匆匆。
   雨季来临。门缝外细雨斜影,窸窸窣窣。白硬的泥地变得黝黑潮溻。泥里陷埋着五六块踩石,间隔筑成小路。不成形的石面上,滚圆的雨滴晶莹透亮,向凹陷处打转旋淌。平素,石块四围的苔藓在阳光下蔫卷发黄,干巴巴地打着瞌睡。一经雨水浸淫,密匝的青忽地亮堂勃发,向石面漫溢。江南的雨,一下,总是十天八天,缠绵幽咽,雨雾腾弥。青愈发的厚重,毛茸茸,软绵绵,如茵似缎。心头汪汪潮潮,漫漶遍身;寂寂的时光,孤单落寞如种子落地生芽,心壁渐长暗滋出阴翳,如蔓爬的苔藓……
   那年,我六岁,弟弟三岁。弟弟方面大耳,前额厚实饱满。他刚牙牙学语,摇摆走路。春日傍晚,我的小叔在屋檐下编织竹篮,弟弟在旁玩耍。一会儿,弟弟在小叔的眼皮下消失。全家四处搜寻,寻遍村庄的角角落落,踪影全无。最后在离家二十多米远的池塘中,打捞起弟弟的尸体……隆起的小土堆,孤孤一座,里面躺着我的弟弟。习习春风,夹着阵阵寒意。包子似的坟头,几枝万年青迎风摇曳。母亲兀自跪在坟前,喃喃啜泣,倾诉心中的凄凉。奶奶闻讯,攥住我的小手一同前往劝慰。没说上几句,奶奶和母亲相拥号啕,涕泪盈盈。一瞬间,心陡地扩张,我似乎长大了许多。
   斜对门的主人长得高大魁梧,鹰钩鼻,鹞子眼。他那晦暗的屋子逸出鬼鬼的眼神,空气里充斥着阴厉的气息,冷鸷的脉动。母亲再三叮嘱,不要惹他家,他与我家有“过节儿”。究竟啥“过节儿”,母亲掩匿不语。母亲的话植入我心底,他鬼鬼的眼光好似藏匿的火种,芒刺般顶入后脊。我忐忑,不安,心头发毛。无意中,隔壁阿婶告予我真相。他比父亲小十岁,他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十多岁时,他曾和父亲在渠沟边争吵,父亲抡起扁担暴打,揍得他鼻腔流血。从此,他念念不忘,找茬儿,寻衅……阿婶的话似阴霾淹住心头,瘦小的我恓恓惶惶,不敢抵近他家门,彼此不搭讪。乡场隐约窥见他影子,赶紧退避,躲得远远的。夜晚静卧床头,瓦棱中踅进寂冷的星光。纤弱的神经难以安眠,斑驳的念头噌噌闪现。父亲出手为何如此狠毒?想问,却不敢张口。眼下父亲单薄的身子,已无法与之匹敌。我牵念起弟弟。要是兄弟在,该多好。弟弟长大后,我俩可以合力抵御外族……孤单、渺小、无助、恐惧一下攫住了幼小的心,心间的壁障渐渐浓厚,阴阴湿湿的苔藓在蔓爬,透出阵阵的凉意。
   上了初中,心智逐渐发育膨胀,凌虚幻出一爿灿烂明丽的天空。少年的心在寥远的天幕遨游。无心恋栈乡场,嫌鄙着土地。开始厌倦泥土的气息、韵味、脉息。我决计跳出村庄,远离土地。尽管苔藓不停潜长,似纠缠肌体的伤疤在阴湿里隐隐发作,肿胀,酸痛……他是乡村的谋略家,村里人的“师爷”。他承袭着“父仇子报”的套路,做着绸缪,摩拳擦掌。他训练自己的儿子,如操练一支队伍,指挥儿子击沙袋,举石担,耍石锁,使拳击。仄仄的乡场浓云密布,空气中散出硝烟的味道。他不断滋事。父母稍有睚眦,他似觅到宣泄的出口,恣意蹿出毒芯,在邻里拨弄口舌,搅得沸反盈天。得逞后的他堆满邪笑,形同墙角夹竹桃绽出妖媚浓艳的花朵,蕴含毒汁……念高中后,去了镇上,赁屋在外;考上大学,作别乡场,去了城市,似乎和村庄有了疏远和隔离,亦和村庄有了某种割舍,但乡间的故事不断翻新,耳旁不时逸来传闻。村上媒人为男孩说媒,他去女方家挑唆,弄得一对男女不欢而散。他撺掇邻居的婆媳关系,致使婆媳不和,反目成仇。家里砌造新屋时,欲换取邻家的宅基地,他跳将出来,从中阻拦作梗,最后只得把我家肥沃的自留地交换给他,让他砌上新楼……闻后悲凉,痛疾。父亲沉默的蹙眉,母亲满含戾气的焦愁,时时在我眼前晃动,仿佛,心地的苔藓适逢雨水,迅疾滥觞蔓延……
   十多年前,老屋夷为平地,村庄成了厂区,父母亦随我去了外乡。曾经的乡场湮灭无痕。前年,姑妈去世,举家前往奔丧。姑妈灵堂前摆满鲜花、花圈、挽幛。亲戚好友簇拥一堂,沉浸在绵绵的哀乐声里。不经意中瞥见,他端坐在聘来的乐队中,两腮鼓胀,专注而卖力地吹着喇叭。我的心咯噔一沉。父亲已过耄耋,他亦进入古稀。消瘦的脸庞,让他的鹰钩鼻、鹞子眼更显凸出,只是先前那鬼鬼的眼神已经显得凝滞黯淡。乐队休憩时,他和父亲热诚地寒暄叙旧,面呈笑靥,彼此递送着香烟,刹那间,恩仇笑泯,似漫漫阴晦见了皓皓天日,幽暗缱绻荡然一空。我的喉间腾涌出千种的滋味,欣慰中夹杂着悲伤,坦然里掠过一丝失落。我的脸凝固着,紧绷的神经无法舒展……
   当夜,我做起了梦。梦里回到了熟识的老屋。从门缝中窥见,踩石上布满苔藓,一簇簇,一撮撮,碧绿生青……
其他文献
岳阳楼值得一看。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范仲淹写得很清楚,但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不朽。《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被人广泛传诵的名言。可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的要求,主要是针对记叙文写作而言的。诚然,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是写人记事,然而倘若只是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写某个人或几个人做了一件或几件事,未免过于贫乏单调。因而写记叙文往往离不开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尤其是描写,几乎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的描写,如同天空中变幻多姿的云彩,犹如大树上葱郁茂密的枝叶,会令人物与事件形象生动、充实饱满。
人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时时都可能遇到顺境或挫折。走在高处时,有人仍从容自在,有人却忘乎所以;走在低处时,有人颓废沉沦,有人则坚守高洁的情操。真正的智者当看淡人生经历的高低处,坚守心灵的高处。  坚守心灵高处的人内心淡泊洒脱,能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高峰与低谷,欣赏人生不同的风景。这种心灵高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最高追求与人生准则。生活经历的高峰与低谷有时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追求与准则的高低是每个人都可
蘇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文坛泰斗,可以称之为“绝代双骄”。不过,两大才子却上演过一出“文人相轻”的“恩怨情仇”。原因是正直爽朗的苏轼对王安石颇有成见,认为是王安石打压自己,以致自己在官场上“怀才不遇”。  公元1070年,王安石成了一国之丞相,当时的苏轼不想与他同朝为官,主动要求离京调基层锻炼。后来听到王安石被罢相的消息,他欢欣鼓舞,马上向朝廷打了个报告,要求回京任职。然而次年,王安石因得到神宗的“谅
誠如斯言:“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做学问者,本该“穿着”淡泊名利的学术“白袍”,潜心于学术研究。但总有人为名利所动,失去心中的坚守,让身上的白袍沾染上无法洗掉的墨点。等他们想要离开时,却发现难以自拔,失去了本该有的“学术精神”。  做学问者,应秉持着“莫使学术惹尘埃”的信念,远离名利场的诱惑,不让学术的“白袍”沾染上名利的“墨水”,丢失了淡泊名利的学术精神。  但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君不
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的,是天赐的礼物。  “古今长在,高山流水”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难觅的遇见;“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是终生难忘的遇见;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虚心求才的遇见;“你们是哪个医院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奔赴“抗疫”一线、勇敢逆行的遇见……  遇,是时代的遇见,是历史的遇见。  灾害降临前,我们是素不相识的遇见;灾害降临后,我们是家人般的遇见。面对地震、疫情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直视当下,不惧将来。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度过了一个冬季的灰暗,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明朗。回首那个冬季,疫情刚刚来临之时,我们惶恐不安,可这时却有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不顾自身性命安危,毅然决然地冲向疫情一线,担当起拯救生命的重担。他们与病毒苦苦搏斗,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只为挽救更多感染者的性命。长时间地佩戴口罩,让他
从恶言相向到铁锤追杀,再到快刀追命,当下的文化人在生活中正上演着电影《江湖》的真实版本。  “江湖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豪爽仗义的”,北大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平原教授曾在他的专著《千古文人侠客梦》里表达了一个文人所向往的侠客那种人生境界,替文化人勾勒出一个乌托邦。  而当下的事实是,文化圈正流行以“暴力”取代文字作品来表达良心,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精神在发生蜕变,渐渐露出痞子相、流氓气,文化界的
我撑着伞站在武侯祠诸葛亮殿前,风声、雷声、雨声混在一起,奏出一曲激昂的交响乐。看着“名垂宇宙”的匾额,再看着两侧清人赵藩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古今传诵的对联,我的思绪不由得飞远了。  近两千年了,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无数耀眼的星辰,却依然挡不住你的光芒。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你的智慧无人可以否认。你被同时代的人比作“周公”“伊尹”,你在后
2019年11月19日,在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机组人员发现一位七旬老人身体不适,急需医疗救助。因飞机处于飞行状态,机组人员紧急進行广播寻找医生。听到广播后,医生肖占祥和张红立刻赶了过去。经初步诊断,老人应该是患了急性尿潴留,根据老人的状况,需要立即穿刺排尿,否则可能会有膀胱破裂、休克等风险。于是,肖占祥和张红准备采取紧急措施。然而,飞机上医疗设备有限,只找到两枚注射器针头和一些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