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设数学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将问题寓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一个好的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思考与探究的情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下面我就数学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个课题作探讨。
  一、营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现代的事物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的条件,在问题面临的未知的知识或动作方式,便在头脑中产生了“问题”,引发了他们的思维过程,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小红家养了18只鸡,五月份小蛋450个,比四月份多下了36个,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通过分析不难看出问题中“18个”是多余条件,若根据此题的要求,学生很容易解答,但这样处理就会显得很平淡。在教学中我等学生解答完后,提出问题:如果要使“18”成为条件,问题应该怎样改?随此一问,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争先发言,出现了多种答案:(1)四月份比五月份平均每只鸡少下几个蛋?36÷18=2(个);(2)五月份平均每只鸡下几个蛋?450÷18=259(个 );(3)四月份平均每只下几个蛋?(450-36)÷18=23(个);(4)四五月份平均每只鸡下几个蛋?(450 450-36)÷18=48(个)……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知识得到深化和拓展,并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促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先引导学生进入购物的情境:妈妈去超市买卷纸,看到货架上优惠标价,温馨牌卷纸4卷8元、舒家牌卷纸8卷12元,妈妈选择哪一种卷纸更便宜?学生兴奋地举起小手,认为妈妈应该选择舒家牌,因为每卷单价比温馨牌便宜。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了例题的情境:爷爷带小明去文具店买文具,看到一个小朋友买了两本笔记本付了4元钱,爷爷掏出口袋里的10元钱,问小明:“爷爷可以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送给你?”“你能帮小明回答这个问题吗?”此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相表达自己的想法,轻松理解了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将所理解的数量关系迁移到接下来的应用题练习中。
  如此教学,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能够运用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后再去解决相关问题。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含于生活。
  三、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几乎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学大纲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一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朋友排成一列做游戏,从前数小龙是第9个,从后数小龙是第6个,这一列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亲身实践一下。学习100以内的数时,让学生课前收集家中的人口数、门牌号、电话号码等,感觉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到商店观察价格标签,进行购物,在实践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又如在教长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形到课堂上,长方形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总之,情境的创设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整个教学过程的,其方法与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数学学习中。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代中国家具行业不断地迈向新思潮.家具设计行业是典型的易学难精的行业,因为它所涵盖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是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潮和新定的潮流敏感进行综合运用的一门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盟国发出乞降照会的消息传来,全中国沸腾了。8月15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那些天,新华社和出版的各大报纸,记录了中国人民欢庆国难终结时的喜悦、
随着我国由经济改革而来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性。“施展才能,充分发展”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一、大学生择
采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参数化模式对2010年4月20日山西省一次春季层状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结构,特别是垂直方向上的微物理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利用携带云粒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目前高职类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新的时代形势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需要改革、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是站在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期刊
企业属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濒临破产的状况下,《破产法》便能够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它能够解决企业退出经济市场中的几乎所有问题,对市场经济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其中不
本文以财税法对群体住房保障的种种规定入手,着眼与两者的契合点,通过对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不合理处的分析,以财税法视角寻求解决途径,提出建议。财税法与弱势群体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