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青春更灿烂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大学毕业那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拒绝大城市的诱惑,到边远农村做了一名普通的支教教师。也就是在这一年,她认识了在西藏当兵的他。
  她没有见过他,只是在收信中想象着他的样子,信里,他给她讲述边防的生活。站岗、星星、蓝天……他说得最多的还是雪,他所处的地方海拔有四千多米,每年有半年的封山期,封山之后,一切都将与外界阻隔,不能打电话,不能写信。外面的人进不去,他们也出不来,甚至只能吃储藏在地窖里的咸菜。每天面对皑皑白雪,还有深藏在内心无法言说的寂寞。而且,雪崩塌方时有发生。
  她笑,心里想,他骗小孩子吧!现在,哪里还有这么穷这么苦的地方。
  十月一到,果然就联系不到他了。他仿佛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没有了任何音信,世界一下子寂静了。思念袭来,她的心一点点地沉沦下去,怕是真的爱上了高原上的那个兵。她开始给他写信,可写的信都泥牛入海,一去杳无音讯。她不放弃,心想:等到来年放暑假,就去高原找他。她甚至一度悲观地想:活要见人,死要见坟。可不等她去找他,来年四月,冰雪消融,在开满桃花的校园里,她一下子收到了30多封信,都是他写给她的。
  第二年,她不顾家人反对,冲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成了一名边防军嫂。这一年,她24岁,最青春美好的年华。余下的岁月,她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备课、教书。偶尔和他通电话,信号断断续续的。她喜欢给他写信,在信里她告诉他:收到他的信的那一天,都是过节。她会穿上花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给孩子们上课。上完课就骑车到镇上的照相馆照一张相,然后连同信一并寄给他。
  问她怕不怕,那么长的时间没有他的消息。她说:“我们约好了,在没有消息的日子里,彼此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对方最好的爱!”她还告诉我,十月的大雪虽然会阻断他们的信息,但,爱在心里,春天总会来的。
  
  ⊙2⊙
  他是快递公司的快递员。
  我正在电脑前打字,听到有人敲门,我喊“请进!”一个男孩微笑着走进来。“哦!一个快递员。”我抬头斜睨了一眼,没把他当回事,继续工作。头儿唤我去办公室,帮忙记录一下物品的重量。我这才得知,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还有一段故事。
  一天,他来我们小区送快递,按错了门铃,正巧碰上我们头儿出门,他一问,才知道走错了。赶紧给头儿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并弯腰鞠躬到90度。头儿觉得这孩子懂礼貌,便问他是做什么的,他很认真地回答:“我是快递公司的员工,我们单位……”微笑流畅地把公司介绍一番之后,说道:“因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所以走错了,真的对不起,打扰您了。”并且再次弯腰道歉到90度。头儿点头微笑,要了他的联系方式。因为头儿看中了他的谦虚与认真的态度。
  我这才注意到他,挎着一个大大的包,黝黑的脸膛,手掌心都是汗,一身衣服倒是干净简朴。听到头儿对他的赞许,他不好意思地连声说:“应该的,应该的。”头儿看着他额头的汗滴,顺手递给他一瓶水,他执意不要,说单位有规定,不能接受客户的东西。最后,头儿发话了:“单位人多,每天要寄的东西也多,以后,你来就是了。”于是,他成了我们单位唯一的快递员。
  我把他送到电梯口,看着他年轻的脸庞,我问:“你多大了?”“22”“来北京几年了?”他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腼腆地笑着对我说:“我还差一年大学毕业,学的是汽车机械。”大学生?这让我始料未及,又充满敬意。就在电梯关闭的那一刹那,他微笑着对我说再见。我看到了他晶亮的眸子里蓄满了阳光。
  
  ⊙3⊙
  那一年,她16岁。家里条件困难,父亲给别人做活,从房顶摔下来,断了右手,从此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母亲身上。
  那一晚,她起床上厕所,突然撞到了母亲的泪光。明亮的月亮,照着窗台,也照亮了她翻来覆去的愁。她突然感觉到一种责任,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第二天,她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辍学。背起行李,一个人去了北京。
  卖过菜、刷过盘子,最困难的时候睡在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里。最后被人请去当了保姆,雇主是一对年迈的老人,两个儿子都在国外成了家,一年难得回来一次。老人孤寂,也没人照顾。
  她便把那一对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心一意地照顾。人勤快,又不怕脏,不怕累。拖地、擦桌子、洗衣服样样都行。又因为做得一手好菜,很讨两位老人喜欢。除了做饭,她还细心地陪老人说话,为他们削水果,陪他们散步。于是老人便收了她做干女儿。不仅给她涨了工资,还给她买了书本,让她在闲暇的时候学习。她本来基础就好,一看就会。后来通过自考先后取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并通过自学取得了会计资格证。这些年,她打工寄回家的钱不仅治好了父亲的病,而且供弟弟顺利地读完了大学。
  问她这些年苦不苦,她摇了摇头,笑了笑,说:“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过法,只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只要真诚地对待别人,就总能有所收获。”
  现在,她在一家国有企业任财务经理。这一年,她26岁。
  这是我认识的几个年轻人,都是“80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付出着和坚持着:为生活、为理想、为家人、为爱情……这样的青春不后悔,他们用最低的姿态去迎接最盛世的繁华,那水晶般透明的心便开出一朵花,微笑着迎接风霜雨雪,脉脉地散发着馨香。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秋日,落叶的繁华竟能胜似残花。  她大概是夏日的最后一朵花了。她小心翼翼地躲在深绿色的叶片间,把自己还未绽开的身体轻轻隐藏在几片叶子后面。风吹过,一点素白颤抖着,时隐时现。她寂静而又焦急地等待着。  秋夜的风是凄冷的,却又那么催人欲睡。她微微战栗,缓缓闭上眼睛。虽然有那么多绿叶守在身边,她还是感到些许不安。睡吧,她说。她听到外面如泣如诉的秋风,凄凉得让人害怕;她听到脚下小蚂蚁的呓语,不知在絮叨些什
玻璃虽晶莹,但易碎  在西安某小学,刚刚迈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被据说是迫切期待他们进步的老师不由分说地系上了一条绿领巾。可怜的孩子,在还没有学会说“羞辱”的年龄。便过早地尝到了这个词带给心灵的苦与痛。  我不知道是一颗怎样的脑袋在一个怎样的时刻,灵光一闪地想出了绿领巾这个点子。“创意”,或许那个人还会得意地拿这个时髦的词为自己的点子加冕吧。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个女孩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手里
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不满的眼神,听到的只是带有批评语气的一句话,但那是从一个向来和你不和的人那里发出的,这就足以让你火冒三丈。我们在生活中会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有时也被迫和自己不太喜欢的人打交道,其实这正是我们学会以平静和优雅的方式来对待这些朋友的最佳时机。比如有的人喜欢没完没了地谈论你的体重:“莎拉一直就是个胖女孩,你不也是吗?”好了,不用再为此恼火了,因为我们能应付它。“真正难以相处的人极是热
1924年,泰戈尔受邀访问中国。其间,有位年轻的记者,看到他精神抖擞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问:“请问您多大年纪?”这显然有些唐突。  平易近人的泰戈尔和善地笑着说:“我很不愿意说出我的年龄,因为……”  那记者感到很尴尬,立即解围说:“因为那是个秘密!”  “哦,不!因为我有一颗长久年轻的心。这好像被你发现了,要不然你怎么会好奇我的年龄呢?你既然问我,我不得不告诉你,我已经64岁了,但是你千万不能猜
丈夫郭梦良英年病殁,庐隐的人生成了一副抽尽蚕丝的清寂旧壳。烟不离手,轻烟袅袅,仍燃不完无尽孤独,酒入愁肠,甘酿滴滴,却遣不散彻骨痛楚。在人前,她虽一如既往,狂歌笑谑,游戏人间,而断肠的黄昏,新月如钩的夜晚,她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跄跄,去陶然亭,面对荒草孤坟,放声恸哭。  那些日子,庐隐仿佛陷在一个醒不来的噩梦里。在不长的时间里,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石评梅相继离世。死比生乐,悲痛像利箭一次次穿心而过
那一日,女人与男人告别,去小区停车场发动车子。女人上班时间很早,大多时,停车场上的车子都挤得密密匝匝。女人学车时间不长,她扭动着方向盘,挂着倒挡,踩着油门,念着口诀。女人手忙脚乱,车子仍然如同一匹病马,窝在原地,气喘吁吁。  女人急出一头汗。  正这时,反光镜里,看到男人。男人朝她走来,冲她笑,她看到救星。  问他:“还没到上班时间呢,下来干什么?”  男人冲她晃晃手里的垃圾袋。  女人下车,男人
2014年4月21日晚,张艺谋携新片《归来》在京举行记者会,宣布影片定档5月16日全国公映。现场,主演陈道明面对主持人和记者的轮番提问,谈性甚浓,妙语连珠,犀利幽默,谐趣横生,恰到好处地宣传了电影,让人对影片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而他绝佳的口才令人印象深刻。  幽默抢答,替人解围  陈道明和巩俐两大主演一亮相便引来无数闪光灯的追逐。主持人先是问巩俐:“您以前在开机发布会上说过,如果把这个角色演好了,你
大家好:  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长期以来的这个教育,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形成了一种思维上的依赖,有什么问题问老师,有什么问题问家长。家长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就这样去做的。家长的知识和经验在哪里?是我们的历史,可能20年、30年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情况,但社会变化很快,外面的世界在变,我们内部有很多也在变。那么,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他们对这种变化是不敏
2004年2月26日,印度洋突发巨大海啸,吞没了亚非沿海的众多地区,一些岛屿和村庄的居民甚至无一幸存。海啸结束后,美国摄影记者詹姆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捕捉受灾场景,采访幸存居民。  詹姆斯了解到有个名叫巴瑶族的海上游牧民族在灾难中伤亡率很低,于是找到族长询问原因。族长解释说:“我们族人在船上出生,在海里成长,成年后天天和海水打交道,再大的海浪都经历过,所以大多数人能躲过劫难也不足为奇。”詹姆斯感叹道
记得以前读钱钟书,说钱家人笑钟书“书痴”,并说“痴人有痴福”——钟书爱读书,只要有书读,他别无营求,好像享受富人“命中的禄食”一样丰足。  钱钟书先生有一段时期将书房命名为“容安馆”,这个所谓的“容安馆”书房,是由小客厅里拦了一扇屏风隔出了一角,窄小只能容身。他做到了真正的“容膝易安”。  谁能想象,在这样一扇屏风拦出的一角里,他写出了《管锥编》、《谈艺录》等令人惊叹的伟作。  所以说,思想,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