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颤被定义为身体某一部位无意识的、节律性、振荡性的运动,而特发性震颤(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也是病理性震颤最常见的原因,约4%的成年人受其影响,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50%~70%的受影响个体中,ET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并可能包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其致病基因仍然不明.迄今为止,无论是连锁、全基因组关联,还是候选基因的病例对照关联研究,都无法最终确定导致特发性震颤的任何基因.本文总结了关于特发性震颤遗传学的相关文献及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面向知识库的自动问答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旨在对用户提出的自然语言形式问题给出精练、准确的回复.目前由于缺少数据集,存在特征不一致等因素,导致难以使用通用的数据和方法实现领域知识库问答.因此,该文将“问题意图”视作不同领域问答可能存在的共同特征,将“问题”与三元组知识库中“关系谓词”的映射过程作为问答核心工作.为了考虑多种层次的语义并避免重要信息的损失,该文分别将“基于门控卷积的深层语义”和“基于交互注意力机制的浅层语义”通过门控感知机制相融合.在NLPCC-ICCPOL 2016 KBQA数据
目的 探讨终板造瘘和腰大池外引流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01—2021-04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500例,A组243例给予终板造瘘治疗,B组257例给予腰大池外引流,比较2组颅内血管血流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结果 2组术后1周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丙二醛(MDA)和胱抑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治疗重型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01—2020-0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型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美罗培南组(n=40)、头孢他啶组(n=40)2组,分析2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美罗培南组患者的病原菌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头孢他啶组(P<0.05),替换率、再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头孢他啶组(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美罗培南组为92.5%(37/50),头孢他啶组为70.0%(28/50),前者显著高
文本情绪原因识别是情绪分析的重要研究任务,其目的是发现文本中个体情绪产生、变迁的原因.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被广泛应用到情绪原因识别方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这些工作中,文本中的语义信息以及上下文信息未能被充分学习,子句的相对位置信息也未被有效利用.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和位置交互的协同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Context and Position Interactive Co-Attention Neural Network,CPC-ANN)来识别情绪原因.该模型不仅通过Transfo
目的 分析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早期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10—2019-05住院的210例早产儿,根据出生后2周内头颅磁共振结果有无异常分为WMD组及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在围生期的情况及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的显著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0例早产儿中,诊断出WMD共61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28例,重度3例,发生率29.04%.单因素分析提示,胎膜早破、脐绕颈、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围生期感染、辅助通气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镇静镇痛药物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9-01—2020-12因神经外科重症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且在术后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吸氧、控制颅压、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出现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时均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泵入,观察组加用镇静及镇痛药物泵入.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血清NSE、S100-β水平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艾司洛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红景天苷组(50 mg·kg-1)与红景天苷+PD98059组(50 mg·kg-1+1 mg·kg-1),每组15只.采用中动脉栓塞法造模,利用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区域,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中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出现局部梗死区域,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SOD、GSH-PX等抗氧化酶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纳入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训练面部肌肉,同时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手段:针灸、理疗、药物治疗等,总疗程4~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Portmann评分.结果 2组H-B量表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前(4.6±0.8)分,治疗后(2.6±0.7)分;实验组治疗前(4.9±0.7)分,治疗后(1.7±0.7)分.
目的 探讨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收集2018-01—2020-06在焦煤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例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13例(100%),精神症状5例(38.5%),定向障碍7例(53.8%),计算力下降9例(69.2%),社交能力下降11例(84.6%).13例颈部彩超显示颈动脉狭窄;10例头颈CTA显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3例头颈CTA显示双侧颈内动脉狭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切除术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手术组(56例)脑瘫合并流涎患儿行双侧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切除术,术前、术后观察患儿流涎、颅内血流变化和肢体痉挛变化,设对照组(56例)脑瘫合并流涎患儿常规行针刺等康复训练.结果 手术组术后2周行TCD检查,发现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明显,血管阻力指数明显降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不明显.随访12个月,手术组流涎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3,P<0.001);手术组术后患儿肢体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