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类以及与体检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同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体质分类为:特禀质0.5%、肾虚质0.5%、血虚质2.5%、气郁质3%、阳盛质2.5%、阳虚质5%、瘀血质5%、阴虚质5.5%、平和质10%、气虚质13%、痰湿质20%、湿热质32.5%;偏质89.9%。本次研究乙肝患者肝功能检查指标与患者中医体质分类没有直接关系。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以偏质为主,与肝功能检测指标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中医体质分类;肝功能检测;《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49-01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一亿,已经成为了比较严重的公共疾病之一。由于乙型肝炎具有较大的传染性以及危害性,造成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歧视,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乙肝病毒的药物问世,所以对乙肝病毒的防治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近些年来随着中医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采取中药治疗乙肝病毒成为了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1]。本次研究主要是将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准确的进行了分类,结果科学有效,可以在实际的临床中作为治疗的参照标准来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推动乙肝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28岁至62岁,平均年龄(45±10)岁。
  1.2 方法
  利用中医体质问卷调查表来对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中医体质的调查工作,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临床表现、患者心理特征、发病倾向以及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等。
  体质判别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来将患者体质进行分型,主要有特禀质、肾虚质、血虚质、气郁质、阳盛质、阳虚质、瘀血质、阴虚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等[2]。实际的患者体质分型由具有多年临床诊断经验的中医按照体质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工作,以确保患者体质划分的科学准确性。
  1.3 检查指标
  200例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来进行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分类
  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类详见表1。表1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类情况[n(%)]
  中医体质类型特禀质肾虚质血虚质阳盛质气郁质阳虚质瘀血质阴虚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乙肝病毒携带者1(0.5)1(0.5)5(2.5)5(2.5)6(3)10(5)10(5)11(5.5)20(10)26(13)40(20)65(32.5)由表1可以看出200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类按照从低到高分别为:特禀质、肾虚质、血虚质、阳盛质、气郁质、阳虚质、瘀血质、阴虚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
  19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实质、虚质以及平和质分类详见表2。
  表2 19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实质、虚质以及平和质分类情况[n(%)]
  中医体质分类实质虚质平和质乙肝病毒携带者*126(63.3)53(26.6)20(10.1)注:其中1例为特禀质患者;偏质=实质+虚质
  2.2 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正常的检测指标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本次研究之中与中医体质分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3 讨论
  3.1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通过对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经由具有多年临床诊断经验的中医进行体质的分类,最终分型结果为特禀质0.5%、肾虚质0.5%、血虚质2.5%、气郁质3%、阳盛质2.5%、阳虚质5%、瘀血质5%、阴虚质5.5%、平和质10%、气虚质13%、痰湿质20%、湿热质32.5%。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型以偏质为主89.9%,实质63.3%高于虚质26.6%。
  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肝功能长期处于正常状态,没有表现出乙肝患者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被认定处于免疫耐受或免疫不完全清除状态。免疫耐受状态:由于此类患者肝功能长期处于正常的状态,但是其所携带的乙肝病毒具有较为严重的破坏性以及高致病性,導致患者容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肝炎,或者免疫功能激活反复,肝功能出现异常,肝纤维化不断恶化进展,最终导致肝癌病症的出现,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大;免疫不完全清除状态:患者自身的肝纤维化、肝功能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病情不会出现进一步恶化。此类患者由于病情比较稳定且没有出现肝炎患者的症状,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小,能够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3]。
  已有的资料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偏质患者相较于平和质患者更容易出现病理变化,引起的后果也较为严重,因此对偏质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工作学习中更需要注意观察,确保患者的指标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分析,判断患者病情是否进一步发展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为患者提供临床医疗服务。
  3.2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与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肝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经过检测得出的实际数据与正常人的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患者体质与肝功能指标没有直接关系可能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个案数量较少有关。
  参考文献
  [1]项凤梅,邓科穗,江一平,朱卫丰,刘红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2(01):21-23.
  [2]黄少妮,贺松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特点研究[J].新中医,2013,12(10):38-40.
  [3]孙程程.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其他文献
婴儿急性中毒前囱隆起    成人1次服用维生素A剂量超过30万至100万国际单位,儿童1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就可能发生急性中毒。在摄入后6小时至8小时,最快在1天至2天内即出现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颅压升高症状。12小时至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继而脱皮,以手掌、足底等皮厚处最明顯,数周后才可恢复正常。婴幼儿以颅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囟门未闭的婴儿前囟隆起。    慢性中毒转氨酶升高   
也先,又译额森、厄僧等,是明代蒙古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经联结东西蒙古诸部,巩固两翼,拆除明廷的“西域屏障”和“辽海藩篱”,并挥戈南下,大败明军,俘获英宗,威震中原。对于
文章阐述了中国元素的内涵,从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三方面论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形式。
以台茶品种翠玉为试验材料,以"速包+平板"作对比,研究"全速包"造型工艺对闽南乌龙茶造型过程中物理特性、生化指标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速包造型工艺,造型过程中在制
你知道最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是什么吗?在河南省辉县市利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利民合作社),理事长王新军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当然是食用菌。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的绿色食品,在美国,一直被作为保健品食用。  秋高气爽的10月,记者在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基地新乡辉县市看到:刚刚喜获丰收的食用菌种植户,又开始了整理大棚,平整土地,购买菌种等下一茬食用菌种植的准备工作。王新军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在他的部署下
目的 探讨产生家庭特需服务开展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423例采用产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对397例产后按常规出院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她们所掌握的护理技能及母婴并发
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随着扶贫攻坚任务的不断推进,脱
非营利性医院作为以医疗、科研、教学为主要工作的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目前,大多数非营利性医院仍守着门类齐全,自成一体,且“大而全”或“小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