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仿”在声乐学习中的利与弊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仿”在声乐学习中的利与弊
  1.模仿声乐教师的利与弊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教师范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发声方法不得当时,都会给学生进行示范发声和演唱。学生在开始接触和学习声乐时,对歌唱的呼吸并不是很理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并告诉学生呼吸就像叹气和闻花香一样。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闻花和叹气,也就懂得了演唱中的呼吸。为了让学生呼吸肌肉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教师会让学生练习“狗喘”,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主管呼吸肌肉的力量,使之更加灵活。在模仿过程中,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互动和交流,教师的范唱更有助于为学生建立听觉和视觉的表象,让学生获得情绪上的感染。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模仿”方式之后,就能在演唱过程中及时对歌唱状态进行调整,把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唱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歌唱中由于每个人的嗓音条件、演唱知识的积累深度、演唱经验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意味着不能刻意盲目去模仿他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准确判断出学生发声的正确与否,并且对他们的发声和演唱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学生更加便捷、准确和科学地学习声乐。
  2.模仿著名歌唱家的利与弊
  著名歌唱家的声音会对声乐学习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往往模仿他们喜欢或崇拜的歌唱家的声音,并向他们的声音靠拢。帕瓦罗蒂的声音明亮而且辉煌,是众多男声学习者崇拜的对象,所以,他们便纷纷模仿。例如,笔者在从教中,遇到一个男生,每当唱到a2音时都会感到非常困难,但是在模仿跟唱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唱片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很顺利地唱出了a2的长音,并没有感觉多么困难,演唱的技术也发挥得比较到位。其原因在于学生深深受到帕瓦罗蒂演唱激情的感染,在模仿跟唱中,学生由于情绪激动,随之有效避免了害怕唱高音的心理,从而超水平发挥。以此我们可以看到,歌唱家的演唱能够引起学生歌唱的共鸣,激起模仿者的演唱欲望,对学习者的演唱状态进行有效调节,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歌唱的技巧。
  由于每个人声带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不一样,如果只是为了“模仿”而模仿,往往会导致不好的后果产生,所以声乐学习者在模仿著名歌唱家演唱时,应当对自己的音域、音色以及乐感等方面都要进行正确合理的估计。但是,有的学生为了能唱出帕瓦罗蒂式的高音,不管自己的嗓音条件、演唱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而一味去盲目模仿,使自己本来优越的嗓音条件变得失去光泽。因此,这就要求每位声乐学习者, 能够在清楚自己的声乐水平状况后, 再模仿与自己特色相符合的歌唱家及他们演唱的声乐作品,并且通过不断模仿和领悟,更进一步掌握发声状态的调整和技巧的运用,以便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
  3.模仿录音和唱片的利与弊
  现如今,录音和唱片已经成为许多声乐学习者学习声乐的朋友和帮手,正因为很多人喜爱听录音和唱片而走上了音乐之路,这是录音和唱片的有利之处。声乐学习者普遍喜欢模仿录音或唱片里的歌曲,这样的模仿容易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盲目模仿“声音”。唱片或录音一般都是事先经过精心处理才转入市场销售和听众见面,但是,事实上没有一首作品是演唱者一遍就能完成的,最终我们听到的唱片和录音都是经过多次剪辑合成的。正是因为这些声音经过了技术处理,所以在模仿练唱的过程中,模仿者很难达到唱片里的声音效果。如果长期盲目模仿唱片里的“声音”,很容易使模仿者在声音观念和歌唱技术上产生错觉,在内心产生挫败感。第二,盲目模仿“歌词语调”的发音。语言和歌词是一种表达作品内容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准确的咬字吐字、歌词语言的表述,即便是再美的声音也会让听众感到不知所云。因此,要唱好一首歌,就必须能够清晰地唱准歌词,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声音,把作品内容传达给听众,并让听众受到感染。
  二、解决“模仿”在声乐学习中带来的弊端
  1.模仿中找准自我
  作为声乐学习者,要对自己进行正确估量,对自己的音域、音色和唱功等基本条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如果你的音域较窄,就不适合追求高音域的宽度。古语云“师高弟子强”,意思是要选择从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他们会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找准自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水准确定模仿对象,对学生的模仿加以有效指导。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及声乐作品范本进行不断磨合和消化,通过这种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的发声器官做出快速反应,心理听觉产生条件反射,从而对发声状态进行及时调整,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最终实现歌唱的梦想。
  2.模仿中掌握歌唱技能与技巧
  在模仿之前,一定要对模仿的范本和歌唱者的演唱技法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不要盲目照搬。在自己演唱水平不足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发展自己的演唱个性,如果过早追求个性,很可能就会因为演唱技能的不稳定而失去歌唱的信心。因此,要求模仿者必须有比较强的鉴赏能力,对于好的、不好的、优秀的、平庸的都要能够分清看准,模仿它们的长处和优点,及时抛弃其缺点和不足。比如说,有人比较喜欢阿杜,想唱出他那种沙哑的声音,所以就捏着嗓子,挤压自己的声带,结果导致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音质。也许通过模仿学会了沙哑的声音,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损伤了自己的声带。
  3.模仿中进行创新和发展
  对于声乐来讲,无论是演唱风格还是演唱方法都是多样性的。为了讓音乐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出来,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哪怕是同一首歌曲,它的表现形式也会存在差异。对艺术形式来说,当演唱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实际上这就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著名音乐家谭盾讲过:“一旦作曲家的作曲技术差别不大,那么这时候决定孰高孰低的就是观念。”谭盾的作品之所以被誉为富有个性特色的创新佳作,是因为他能准确地掌握和处理模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同时,他的音乐作品也给予人们启示:模仿不仅要追求“形似”,更要注重“神似”,模仿只有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歌唱的方式方法,最终才能达到模仿的最高境界——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模仿”在声乐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声乐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很多学习者倾向于模仿声乐教师、著名歌唱家以及录音或唱片等,这样既能给声乐学习带来好处,但又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必须趋利避害,尽可能地改进与修正模仿的弊端,在模仿中找准自我,准确掌握歌唱技能和技巧,敢于创新与发展。只有做到正确模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声乐学习者的演唱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琦珍.浅谈声乐学习中的模仿[J].黄河之声,2011(3):42-43.
  [2]刘 虹.浅谈声乐学习中模仿的利与弊[J].黄河之声,2012(6):104.
其他文献
一、戏曲语言的具体分析  从具体的分析来看,戏曲语言属于语言艺术,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语言特点概述  具体分析戏曲语言,其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戏曲语言的使用者具有两种明显的身份,一种是演员,另一种是剧中人物。即只要在剧中有角色体现,无论是神仙还是树木、动物还是其他事物,但凡是剧中物皆可说话。其二是戏曲语言的说话者是按照剧中人物进行“意思”的表演,而非表演者自己“意思”的表达。其三是戏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当前的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信息传递超越了时空,并且展现出极强的及时性和开放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探讨了“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挑战,着重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变革的策略,以期为“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微时代”;高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我国水资源和水库的基本情况,对目前水库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水库的重点运行管理的工作。水管单位应该因地制宜地进行体制改革、人才引进、防汛抗旱调度、水资源管理、库区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库运行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水库管理;管理体制;水资源  一、我国水库现状  我国水库数量大,且多数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水库工程病险害情
1.民俗体育的概况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由民间各少数民族逐渐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民俗体育多与一些特定的民俗习惯有关。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因此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分布地域性、分散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活动蕴含着各民族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它们历经千年时间的积淀,最终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为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来看,问题意识的培养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文章结合这一课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路径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1.没有问题可以提出  在当前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