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需要与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来院就诊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有热情的服务,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设备,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就诊和治疗,所以在日常的诊疗中,门诊医护人员掌握了解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要,对门诊医疗护理工作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要想做好门诊患者就诊的心理需要与护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就诊患者的心理需要
  患者来院后需要尽快就诊,希望候诊时间短,医生问诊及检查时间长。
  需要得到高水平医生的诊治。
  需要及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确诊后均渴望有一个疗效快、治愈高的新药、特效药或新的治疗方法。
  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就诊前患者的心理护理:①就诊前所有患者的共同心理是希望自己能尽快就诊,候诊患者多时,会出现拥挤、围观医生的现象,患者就有烦躁、迫不及待等不稳定情绪,为了避免这种心理的产生,以达到有秩序的就诊,在眼科门诊建立了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基本知识及预防保健宣传栏,充分利用就诊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卫生宣教,使候诊患者在短暂的候诊时间内了解一些眼科卫生知识,消除各种焦急心理与不满情绪,使之心情舒畅候诊。②眼科患者猜疑、恐惧、顾虑的心理比较突出,担心视力下降,怕失明,针对这些心理状态,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讲解,加强心理疏导,以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同时向患者介绍本科门诊基本概况(设备、器械)和医疗水平,尤其是坐诊医生的技术水平,取得信任,安心就诊。③对危重、老年体弱患者,随时掌握心态变化和心理需求,优先照顾,缩短就诊时间,热情接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熟悉就诊环境,消除陌生感,避免不稳定情绪及精神压力的增高。④个别患者如:麦粒肿,需要切开排脓,虹膜睫状体炎需要球结膜下注射等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对眼内注射不能接受,针对这些心理状态,要耐心细致解释,说明治疗目的、方法,驱散他们的痛苦与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处理,同时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成功率高。
  就诊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来门诊就诊人员,经检查后,无大病者高兴离去,患重病者,因病因的性质不同,其心理活动也表现不一,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使其认识了解病情及治疗效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对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鼓励他坚持规律治疗,正确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预防、隔离、治疗等知识,教会正确点眼,对危重、疑难、失明患者要给与同情安慰,同时给与健康教育,注意忌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门诊护理人员对每天来就诊的患者,必须持以负责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更要掌握好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护理,解除其顾虑,使患者在稳定的情绪下配合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13    资料与方法  2005年至今,我院包括家庭病床在内,共收此类病例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岁。均为骶尾部、足跟部有面积5cm×5cm不等溃疡,表皮溃破,渗液较多,疼痛明显,多为炎性浸润期和溃疡期。常规采用避免摩擦,潮湿;清洁创面分泌物;减少局部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的摄等方法入。  随机分
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超过9000万[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人类的影响日益严重。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难以达到目的[2]。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与管理,对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故糖尿病的教育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2011年9月~2012年2月对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报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术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妊娠晚期行剖宫产病人100例,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