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瑞安人。2010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2014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张荣庆先生攻读书法理论和创作方向博士学位。曾获2008《中国书法》当代中青年60家书法创作学术提名,2011《中国书法》当代书坛中青年60名家提名。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行草十家展、慕鸿书社、会文书社等成员。现供职于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曾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全国首届“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奖),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铜奖),浙江省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铜奖),浙江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浙江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第二届中国兰亭书法节42人雅集等展览。有《温州书法百家百集系列丛书——林峰作品集》、《清风与归——林峰书法作品集》刊行。

林峰的行草书,一如他这个人一样,笔致轻灵活脱,结构自然俯仰,或端庄或飘逸,长线与短线的分配组合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我想这就跟一个人的格調有关,俗人的笔下是没有这种江南文人的情调的,这种儒雅斯文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通过柔软的毛笔自然的流淌出来的。
我曾经说过,林峰是新古典书风的代表书家。今天,面对他的新作,我依然坚定这个看法。他的书法扎扎实实的追求着以传统书法技术和风格为总基调的书风,他的技术和风格也是这个时代帖学书风中不可多见的实力派高手。我有时候很奇怪,以林峰的功力和才情,为什么他一直坚守着魏晋书风的本体,而不张扬自己的个性呢?其实,这也正是林峰的高妙之处——书法是需要慢慢的滋养、慢慢的沉淀的、慢慢的流露的,如酒,储存的年头长了才醇厚、才更有味道!
——齐玉新
林峰长期衷情于二王、宋四家等经典法帖,追求清逸中和的美学理念,用筆和美,格调古雅。从外在形态而言,林峰书法作品在“体和势均, 平正安稳”的审美原则下,呈现出平和的、含蓄的艺术境界。结字讲究欹正、疏密、黑白、虚实、主次、向背等书法形态关系的辨证统一,在体势上讲究“雄”与“秀”、“力”与“美”、“强”与“弱”、“速”与“涩”、“曲”与“直”的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和而不同。
——郑利权

林峰的行草书,一如他这个人一样,笔致轻灵活脱,结构自然俯仰,或端庄或飘逸,长线与短线的分配组合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我想这就跟一个人的格調有关,俗人的笔下是没有这种江南文人的情调的,这种儒雅斯文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通过柔软的毛笔自然的流淌出来的。
我曾经说过,林峰是新古典书风的代表书家。今天,面对他的新作,我依然坚定这个看法。他的书法扎扎实实的追求着以传统书法技术和风格为总基调的书风,他的技术和风格也是这个时代帖学书风中不可多见的实力派高手。我有时候很奇怪,以林峰的功力和才情,为什么他一直坚守着魏晋书风的本体,而不张扬自己的个性呢?其实,这也正是林峰的高妙之处——书法是需要慢慢的滋养、慢慢的沉淀的、慢慢的流露的,如酒,储存的年头长了才醇厚、才更有味道!
——齐玉新
林峰长期衷情于二王、宋四家等经典法帖,追求清逸中和的美学理念,用筆和美,格调古雅。从外在形态而言,林峰书法作品在“体和势均, 平正安稳”的审美原则下,呈现出平和的、含蓄的艺术境界。结字讲究欹正、疏密、黑白、虚实、主次、向背等书法形态关系的辨证统一,在体势上讲究“雄”与“秀”、“力”与“美”、“强”与“弱”、“速”与“涩”、“曲”与“直”的互相渗透,互相统一和而不同。
——郑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