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8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284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进行病因分析,对患者进行长程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是(39.6±5.1)岁,其中男性211例(74.30%),女性73例(25.70%),男女比为2.89∶1.经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OR=6.579)、高血压(OR=5.83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7.332)、吸烟(OR=2.047)、饮酒(OR=1.562)、卒中家族史(OR=1.606)、高血糖(OR=2.117)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分型显示不明病因型最多(34.16%),其中18~35岁组以不明病因型最多(50.62%),36~45岁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血管闭塞最多(28.57%).病灶分布主要累及前循环(69.01%),病灶多累及多部位(53.52%).TOAST分型预后分析显示心源性脑卒中预后最差,发病1年后mRS评分均降低(均P<0.05).复发/死亡发生率与TOAST分型无关(x2=0.346,P=0.986). 结论 高血脂、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健康生活方式等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TOAST分型中以不明原因型多见,青年型脑卒中预后相对较好.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及时监测血压、血脂等有利于预防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12-2019年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
目的 分析开封市2010-2019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适合开封市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制定全市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学科内容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了解事物本质、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学科内容为重要抓手,通过化学教学中的微粒观、辩证观和守恒观等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