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手术切除睑板前、眶隔前及上、下眼睑的眶部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治疗严重的特发性眼睑痉挛.结果本组病例共7例,均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睑皮松弛、上睑下垂、眉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等现象均消失.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手术切除眼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是治疗眼睑特发性痉挛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对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80例(90眼)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55例(60眼),超声乳化组25例(30眼).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术中进行心电监护.结果 术中约2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术后3天脱残率小切口组86.7%,超声乳化组为83.3%,二组比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物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补体和免疫球蛋白之外的又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期刊
目的 分析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5月-2005年5月诊断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95例住院患者.结果 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49.5%),进一步分析表明绝大多数(87%)患者动脉瘤位于基底节或是后交通动脉附近;其次为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3%);虽然经一系列的检查(如:DSA、MRI、颈内血管超声等)仍有11.5%的患
目前青光眼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过去的几年里,它的定义、诊断及监测都有了新的发展.新技术的进步使检查青光眼所引起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有了不同以往的新方法.迄今为止,倍频视野检查,短波自动视野检查法、共焦激光扫描眼底镜、激光扫描旋光分析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已经成为青光眼常规检查的一部分,并且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介绍这些检查设备的原理、应用前景,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视神经炎并非单指视神经的炎症,实际上系指能够阻碍神经传导功能,引起视功能的一系列改变的视神经病变,如炎症、退变及脱髓鞘疾病等,临床上分为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
期刊
一、自体血清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功能  自体血清(Autologous Serum,AS)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与正常泪液相同[1],它可向眼表提供上皮修复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血清滴眼液可以做为一种非保存的血液标本被生产.它们是天然的、不会引起过敏.
期刊
期刊
立体视(stereopsis)是人类和动物双眼视觉功能的高级部分,由双眼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具有感知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能力,与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评价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测定立体视。
期刊
期刊
患者男性,13岁.因右眼睑肿胀伴眼球突出4年,于2007年1月7日以"右眼眶占位性病变"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腰背部附近可见3块咖啡色斑,如蚕豆大小,未见异常隆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