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英语听力测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er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听力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听力 教学对策 技巧训练
  
  一、引言
  
  中国学生尽管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习英语,他们或许可以阅读英文小说、报刊杂志,甚至能写出漂亮的英语作文,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他们很难和外国人交流,原因就是听不懂。在各类英语考试中,英语听力测试仍然是他们的弱项。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他们的听力基础更是薄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AB级考试的听力成绩,着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便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高职学生听力障碍及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对策
  
  1.发育不准确,造成听力困难。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就没有模仿正确的发音,发音不准确,不能正确把握语调,与听力材料中的发音对不上号,辨别不清词意,造成听力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纠正学生发音,强化语音训练尤为重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示范,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辨别相似音素之间的区别,过好音标关。同时,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等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好语音、语调,以及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英语发音,才能为今后更深入地提高听力打下基础。
  2.词汇量少造成听力困难。许多人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诚然,一个听了30遍的材料总比一个听了20遍的材料掌握得好。但听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它还与听者所掌握的词汇量密切相关。词汇量较大的学生,其听力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词汇量少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对录音内容存在的一些生词无法理解,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与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以致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应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3.中西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学生课外阅读面窄,上对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缺乏理解,这就会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必须引入文化教育。教师帮助学生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文章或听有关的听力材料,它不但能增加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而且能丰富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而且在大量的练习中可以拓宽词汇量,这些都对听力理解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阅读量越大,英语整体水平就越高,听力水平也会随着“水涨”而“船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已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语电影、图片、DVD等音像资料都是非常好的文化传播媒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等知识。
  
  三、听力技巧的训练
  
  1.模仿朗读。英语口语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一个人听力水平的高低。如果能够把要听的内容快速、准确、流畅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听不懂呢?正确的读音与正确的听音是密切相连的。因此教师应在平时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跟着录音来朗读,要求学生比照自己和原音的差别,达到模仿的最佳效果。自己有了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标准读音相近了,才能更好地听懂录音带里的内容。
  2.有针对性地听。听力考试不同于笔试,录音放过后很难凭记忆作答,基本上是听完录音就要答题,因此,学生要充分利用听前及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浏览答题要求、题目及选项,分析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信息,使“听”具有针对性。听力测试中关于数字的提问常涉及时间、价格等的简单计算,教师应指导学生总结规律,熟悉有关数字的提问。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自己感觉听懂了,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前听后忘的现象;有些学生一遇到生词便停下来苦思冥想,甚至把所听的内容译成汉语,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听的质量。如果选项是姓名、地名、数字、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听音时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断。对于与选项无关的内容,只需听出大意就行,即使有些地方没能听懂也无关大局。所以,教师在指导听力训练时应让学生养成抓重点、抓整体理解的好习惯。
  3.要学生發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预测上下文内容及个别生词的词义。在用汉语交谈时,我们通常发现自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替对方完成他接下去要说的话,这便是预测的结果。预测的内容愈多,听起来就愈轻松。用英语交谈也是如此,谈论的话题、谈话的场景、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及英文语义标记等都可以帮助预测。
  4.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适时适量地做笔记可避免在听完后答题时顾此失彼的情况,因此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考生听完两遍基本可听懂句意,但只凭记忆写要点,往往容易有疏漏和错误。足够信息量的笔记是写好要点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更多的内容呢?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缩略语。比如,可用esp.代especially,sth.代something,apprec代appreciation等。没有缩略语的词汇,如字母较少的单词,可完整写出该词,如get,farm等;字母较多的单词(只写该词前几个字母;这里的基本要求就是快速、省时,并能表达含义。缩略语不一定要求规范,甚至可用些符号,所记内容不一定要求完整,只要能起到提示的作用,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四、结语
  
  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相信只要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训练和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巧一定能提高听力水平。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做才会有回报。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要求高职师生克服听力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创新,多听、多读、多练,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梅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合肥,安徽.
  [3]王曾选,杨大楔.中学英语教法讲话[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王翠红.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J].今日科苑,2008,(12):266.
其他文献
摘要: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直接影响其阅读水平高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对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同时阅读理解也能丰富读者的词汇量,拓展其视野,并检验其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阅读理解,综合运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和从上而下的模式,最终形成最有效的图式理论模式,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活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输入 阅读理解 模式 相互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的阅读是其
摘要: 实用性听说能力的培养向来是外语教学的一道难关。提到听力,更是许多日语学习者为之头痛的问题。文章以听力教学为基础,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实用性日语听说能力的教学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实用性日语 听说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日语学习者与日俱增,更多的高职院校都相继开设日语专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招生人数年年递增的趋势。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摘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合作学习理论的影響,以及写作教学的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越来越多的二语写作教师开始在写作课堂上使用同学互改这一作文评改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同学互改的常见操作模式,并对多年来二语写作教学研究领域中有关同学互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给二语写作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二语写作 同学互改 文化差异    一、同学互改的常见操作模式    二语写作主要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