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塑料模具制造热处理工艺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塑料模具制造包含各种复杂多样的机械加工工序和热加工工序。在这个复杂的多要素系统中,涉及了较多的热处理环节和较为复杂的热处理方法,贯穿了系统的全过程。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在模具结构、材料和使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证热处理质量,采用最佳的热处理工艺是充分发挥模具材料潜力、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不当的热处理则不仅不能改善原有缺陷,反而使其积累放大而急剧恶化,从而使模具制造前功尽弃。因此,热处理工艺在塑料模具制造中占据着突出地位。
  关键词:塑料模具制造;热处理;真空热处理
  我国的塑料模具技术水平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塑料模具技术水平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塑料模具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如何提高塑料模具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是当前塑料模具研究的一大课题。因此,对于塑料模具钢的制造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也是大不相同的,只能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尽量减少模具变形程度。
  1.塑料模具热处理的影响因素
  在塑料模具加工过程中,模具的性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模具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模具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彻底及热处理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造成模具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模具的精度,甚至报废。
  模具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模具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模具的工作寿命。热处理造成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晶粒度超标等,导致主要性能如模具的韧性、冷热疲劳性能、抗磨损性能等下降,影响模具的工作寿命。
  模具的制造成本。作为模具制造过程的中间环节或最终工序,热处理造成的开裂、变形超差及性能超差,大多数情况下会使模具报废,即使通过修补仍可继续使用,也会增加工时,延长交货期,提高模具的制造成本。综上分析,正是热处理技术与模具质量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使得这二者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别于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在模具热处理技术领域中真空热处理技术、模具的表面强化技术和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模具性能得到了推动作用。
  2.塑料模具热处理方法
  2.1.残余应力引起变形钢材经受了严格的磨削,弯曲和切削作业后应力很高,因此必须消除由这些作业而产生的应力,否则在热处理时会发生变形。
  如模具零件必须切除大量的毛坯余量,则应该在粗加工(保留足够的精加工余量)后,消除其应力,先把模具加热到250~300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持足够的时间,再冷却到室温,然后可以进行精加工。
  2.2.在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太快引起变形热处理加热的速度应该足够的慢,以便使模具各部分的温度基本上一致。
  在快加热过程中,薄截面比厚截面膨胀得快,这会在模具的连接处产生应力,如果这种应力大于钢材的屈服强度,就会使模具变形。另外,在快加热的过程中,当薄截面首先达到临界温度和开始收缩而厚截面仍然在膨胀中,这样也会引起变形。在慢加热时,合成的应力低于模具的屈服强度,因而不会发生变形。而在快加热时,合成应力大于屈服强度,所以模具会产生变形,当合成应力超过钢材的破裂强度时,将会导致模具破裂。
  3.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技术
  模具制造的成本高,特别是一些精密复杂的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采用热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使用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模具技术工作者十分重视模具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塑料模具钢的热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真空热处理
  模具钢经真空热处理后有良好的表面状态,变形小。与大气下的淬火比较,真空油淬后模具表面硬化比较均匀,而且略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真空加热时,模具钢表面呈活性状态,不脱碳,不产生阻碍冷却的氧化膜。在真空下加热,钢的表面有脱气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炉内真空度越高,抗弯强度越高。真空淬火后,钢的断裂韧性有所提高,模具寿命比常规工艺普遍提高40%~400%,甚至更高。
  3.2.深冷处理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模具钢经深冷处理(-196℃),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一些模具经深冷处理后显著提高了使用寿命。模具钢的深冷可以在淬火和回火工序之间进行,也可在淬火回火之后进行深冷处理。如果在淬火、回火后钢中仍保留有残余奥氏体,则在深冷处理后仍需要再进行一次回火。深冷处理能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回火稳定性。深冷处理不仅可用于冷作模具,而且可用于热作模具和硬质合金。
  3.3.模具的高温淬火和降温淬火
  一些热作模具钢,如3Cr2W8V、H13、5CrNiMo、5CrMnMo等,采用高于常规淬火温度加热淬火,可以减少钢中碳化物的数量、改善其形态和分布,使固溶于奥氏体中碳的分布均匀化,淬火后可在钢中获得更多的板条马氏体,提高其断裂韧性和冷热疲劳抗力,从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例如3Cr2W8V钢制的一种热挤压模具,常规淬火温度为1080℃~1120℃,回火温度为560℃~580℃。当淬火温度提高至1200℃,回火温度为680℃(2次),模具寿命提高了数倍。
  3.4.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抗咬合、抗氧化性等性能。几乎所有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均可用于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渗氮工艺目前多采用离子渗氮、高频渗氮等工艺。离子渗氮可以缩短渗氮时间,并可获得高质量的渗层。离子渗氮可以提高压铸模的抗蚀性、耐磨性、抗热疲劳性和抗粘附性能。氮碳共渗可在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中进行,渗层脆性小,共渗时间比渗氮时间大为缩短。压铸模、热挤压模经氮碳共渗后可显著提高其热疲劳性能、氮碳共渗对冷墩模、冷挤压模、冷冲模、拉伸模等均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颖璋,潘振鹏.我国塑料成型模具用材料的进展[J]大型铸锻件,2001(4).
  [2]黄全新.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工艺选择探讨[J].广西教育,2012(11).
  作者简介:李闯(1985.10-)男,江苏淮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已在海外市场打拼多年的国企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有实力的民营建筑(装饰)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缺乏海外工程经验的民营建筑(装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痰热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老年肺气肿伴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肺气肿伴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
期刊
扶贫必扶智, 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扶贫扶智的重要基础. 2016年10月1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一届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介绍, 将以83
通过对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exchange and cultural deve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