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物之于人类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扮演着“果腹”(即填饱肚子)的角色。即便是近代,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进食也仍然只是为了果腹。
近三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已经摆脱贫困,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以及部分农村,食物仅作果腹之用的观念及现象已经过时。
食能果腹后的更高需求
满足生理所需 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的维持和调节,以及防病保健,都离不开营养的支持。营养素中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作为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需要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然后通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满足人体所需。
防治疾病 在食物对疾病的防治领域,以肥胖导致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某些恶性肿瘤)为例,此类疾病的发生部分与长期的饮食不当有关。所以,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成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精神需求 现阶段,对于我国百姓而言,饮食除了可以提供人体每日的生理需求外,由此带来的享受以及在享受过程中进行的人际交流,也成为摄食的重要目的。
不用担心饿肚子,却在“食能抗病治病”中迷失
迷恋高能量食物 随着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水平下降,我国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肥胖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不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
迷信单一食物抗病 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全部需求,所以过度迷信某种食物的营养价值,甚至夸大功效用单一食物抵御疾病都是不科学的。对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营养学界的专家和权威机构都提倡平衡膳食,以达到满足人体需求、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应当学会不轻信、不盲从,通过学习来增加基本的科学常识,养成理智思考的习惯,培养辨别真伪的能力。
只相信膳食补充剂的力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营养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了解逐渐深入,如发现某些食物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和维生素,以及一些特定脂肪酸等与降低疾病风险有关。于是,人们开始从食物中提取或经人工合成此类物质,以求给予人体额外的补充,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虽然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体内某些营养素含量高,则患某种疾病的风险低,但是独立补充这些营养素并不会降低疾病风险,部分研究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基于此,我们仍然建议多摄入富含有益营养素的食物,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不主张过多使用膳食补充剂。
对“饮食治病”一概而论 针对慢病人群,如果将饮食作为疾病的治疗手段,同样应遵循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原则。即便是同种疾病,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应该在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进行膳食结构、能量摄入、营养状态和疾病程度等多维度的评价,由专业营养师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且可行的饮食指导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辅助患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已经不只供人果腹,而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科学利用它,才能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使其在满足人体日常基本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成为维护健康的有力武器。
近三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已经摆脱贫困,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以及部分农村,食物仅作果腹之用的观念及现象已经过时。
食能果腹后的更高需求
满足生理所需 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的维持和调节,以及防病保健,都离不开营养的支持。营养素中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作为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需要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然后通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满足人体所需。
防治疾病 在食物对疾病的防治领域,以肥胖导致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某些恶性肿瘤)为例,此类疾病的发生部分与长期的饮食不当有关。所以,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成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精神需求 现阶段,对于我国百姓而言,饮食除了可以提供人体每日的生理需求外,由此带来的享受以及在享受过程中进行的人际交流,也成为摄食的重要目的。
不用担心饿肚子,却在“食能抗病治病”中迷失
迷恋高能量食物 随着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水平下降,我国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肥胖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不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
迷信单一食物抗病 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全部需求,所以过度迷信某种食物的营养价值,甚至夸大功效用单一食物抵御疾病都是不科学的。对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营养学界的专家和权威机构都提倡平衡膳食,以达到满足人体需求、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应当学会不轻信、不盲从,通过学习来增加基本的科学常识,养成理智思考的习惯,培养辨别真伪的能力。
只相信膳食补充剂的力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营养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了解逐渐深入,如发现某些食物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和维生素,以及一些特定脂肪酸等与降低疾病风险有关。于是,人们开始从食物中提取或经人工合成此类物质,以求给予人体额外的补充,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虽然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体内某些营养素含量高,则患某种疾病的风险低,但是独立补充这些营养素并不会降低疾病风险,部分研究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基于此,我们仍然建议多摄入富含有益营养素的食物,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不主张过多使用膳食补充剂。
对“饮食治病”一概而论 针对慢病人群,如果将饮食作为疾病的治疗手段,同样应遵循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原则。即便是同种疾病,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应该在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进行膳食结构、能量摄入、营养状态和疾病程度等多维度的评价,由专业营养师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且可行的饮食指导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地辅助患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已经不只供人果腹,而与人类健康休戚相关,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科学利用它,才能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使其在满足人体日常基本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成为维护健康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