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环经济角度看我国清洁生产制度的完善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内容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我国对清洁生产进行了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要求
  1、高效的能源和原材料利用
  清洁利用矿物燃料,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2、生产过程清洁
  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清洁的产品
  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二)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在微观组织的具体体现形式;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它们既有本质上相通之处,又有实施范围、实施层次、实施重点、实现手段、再利用方式的不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和促进。清洁生产不仅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体制、机制、立法、构建方法学等方面提供借鉴,同时清洁生产的产品生态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前提。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清洁生产的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的推进需要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指导,互为依赖和促进。 三、国内关于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我国立法“宜粗不宜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使我国的环境法律原则笼统、难以操作。
  (二)环境执法不力及地方保护主义。在环境执法中,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的现象十分普遍。执法主体林立,各环保部门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从而在实际环境执法中形成执法空档和执法交叉冲突现象,严重弱化了环境执法的效力。
  (三)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时,企业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四、我国清洁生产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1、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法律空白,将其更名为《清洁生产法》。增加其中的强制性规定,增强法律的强制性。
  2、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专项法律法规,增强《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抓紧制定法规、规章和政策,使《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原则、规定落到实处,增强可操作性。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清洁生产地方法规,并应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把推行清洁生产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
  (二)强化清洁生产执法环节
  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在各地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机构主体,由上一机构垂直管辖、监督,不隶属政府,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
  (三)依法健全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第一,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对清洁生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第二,推行环境产品标志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经认证合格后取得清洁生产产品环境标志证书,并允许其在产品或者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第三,健全环境资源税费制度。科学地,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污染的作用。开征环境税,在总税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税收结构。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深入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必须把“公道正派”作为一面旗帜、一面镜子,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组工干部要对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
案例:1995年四川乐山夹江打假案夹江打假案曾经轰动一时,至今,仍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线。随着国家确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法治目标后,夹江打假案的反思又被大众予以更多重视
★“服法”并非“伏法”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 ,在广东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基本精神 ,抓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浙江30年改革开放发展史,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定不移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发展之路的创新史,是一部从浙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的实践史,是一
面对汇率风险和资金整合问题,跨国公司如何改变业务经营策略,如何加强外汇资金整合? In the face of exchange rate risk and fund integration, how can multinational cor
传统空调的压缩机依靠不断地“开/停”来调整室内温度,这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变频空调则依靠调整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
策划前言  如今,纸媒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0岁的《竞报》、15岁的《新闻晚报》和《天天新报》、20岁的《破周报》,还有或多或少、知名不知名的报刊,它们都在2014年以相同的“休刊”方式,告别了历史舞台。  这是纸媒的黄昏,也有人说,纸媒已进入寒冬。  遥想当年,城市报业竞争的时代,报摊林立,遍地是读者丢弃的报纸。当一则重磅新闻刊发时,还会引起“洛阳纸贵”的哄抢。如今,这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
期刊
中国城市报业的竞争市场,南京曾是其一大阵地。《扬子晚报》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并且早在1998年就开通了扬子晚报网,也是我国最早涉足全媒体的新闻单位。  当下,报媒的黄金期公认已经过去,它们需要在新的时代找到新的应对方式。作为我国报媒的“重镇”之一。江苏报媒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融合,也自然有话要说。  2014年7月6日。江苏13个市的晚报总编辑们在扬州举办的江苏城市晚报总编年会上,各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