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MGA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及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HMGA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MG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HMGA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其他文献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eperparathyroidism,PHPT)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多样性,累及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消化系统等,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本文对35例PHPT临床、影像、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 临床资料女,48岁,因右乳包块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右乳包块核心穿刺活检示:右乳腺癌;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Ki67(+),P53(+).予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4疗程后,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标本送重庆医科大学临床病理中心(重庆市临床病理检测质量控制中心),病检示:右乳送检乳腺组织经广泛取材,未见
目的 探讨miR-146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43例PTC、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miR-146a含量变化及32例PTC、2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外周血的miR-146a含量变化,并根据PTC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①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
近几十年来,我国乳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女性癌症的第1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1].目前治疗原则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及转移能力,治疗后仍有可能复发转移.其根源可能是存在于肿瘤内极少数对放、化疗抵抗、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即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2].如何靶向治疗BCSCs,最终根治
期刊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47例首次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PTMC,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中以冰冻病理辅助诊断,104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22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32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257例行颈Ⅵ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4例行颈Ⅱ~Ⅵ区(颈侧+
1引言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在美国甲状腺癌占所有癌症的2.5%.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099例,占恶性肿瘤的2.9%,发病率8.78/10万.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所有甲状腺来源的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其平均生存期为5个月,1年生存率仅为20%.所幸的是,ATC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7%.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
期刊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9b-5p( microRNA-199b-5p,miR-199b-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36例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的总RNA,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
新辅助化疗(NAC)是乳腺癌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推荐NAC可用于临床分期ⅡA期以上乳腺癌的治疗[1].对NAC生存优势的研究显示:NAC反应好,尤其是达病理完全缓解(pCR)者,生存率明显提高[2-3].Nakamura等[4]通过3D-MRm显像研究NAC后肿瘤体积的缩小模式及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发现,化疗后肿瘤的退缩模式主要有:①肿瘤呈规
期刊
目的 探讨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肠系膜根部9例,腹主动脉旁8例(其中左旁7例,右旁1例),肾上腺上方3例(其中右侧2例,左侧1例),肾门外方3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2例),下腔静脉后3例,肝门区3例,十二指肠壶腹部2例.肿瘤平均6.8 c
目的 分析总结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溃疡外科修复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85例(108条患肢)D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85例中DF创面培养结果:共培养出142株细菌,7例真菌感染,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②DF的愈合情况与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