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小型“红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鄂东南、赣西北为例

来源 :地质科技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图单位、徽岩相及盆缘断层是华南小型“红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3个关键问题。沉积环境和微岩相是“红盆”研究及填图单元划分的基础。通过对鄂东南及赣西北等“红盆”的研究总结出23个微岩相。在微岩相、沉积组合及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冲积扇体及划分冲积扇体内的沉积单元,对原有简单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细分。此外,通过对盆缘断层的研究,为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后期改造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其他文献
合成了3种交联剂:柠檬酸铝、柠檬酸铬、A—C复合交联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清水和处理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HPAM型聚合物弱凝胶的对比实验
某火山岩矿区由于受后期构造影响,含水介质除了发育成岩裂隙-孔洞外,还发育有多组构造裂隙和剪切破碎带。抽水试验显示:抽水早期(≤6min)各观测孔的降深明显大于泰斯理论降深(单
针对大场矿区永冻层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冻钻、塌孔和钻井液絮凝等特点,结合矿场钻探地质资料,在粗分散抑制性抗低温钻井液体系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适宜大场矿区永冻
鉴于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井斜控制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从钻具的控制机制出发,研究了粘滑振动条件下控制机构的动力学行为,并提出了控制机构的优化方案。井下粘滑振动会使钻具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油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于2009年9月25~2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中国地质
依据53个观察点2 615个包体的统计,将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的包体划分为捕虏岩包体和微粒包体两大类。包体与岩体在组分上具有明显的浓度差,在物理化学上是不平衡的,包体与岩浆
降雨诱发碎石土堆积层滑坡十分普遍,野猫面滑坡则是典型的碎石土堆积型滑坡,也是三峡库区内距三峡犬坝最近的特大型滑坡体,研究其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具有示范性和实用价
基于东部某油田物性资料,建立典型碎屑岩储层模型,利用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对模型进行多波正演模拟。通过分析正演模拟的炮集记录、叠前偏移剖面以及振幅属性,,总结了
火星尘暴是火星上特有的大气运动,也是人类登陆火星的主要障碍。考虑到火星的具体情况,早期针对火星大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的物理模拟实验,建立火星大气实验室,研究在火星大
广西丹池(南丹—河池)盆地内部在上泥盆统弗拉斯阶与法门阶分界线上普遍发育事件沉积作用,自台地边缘到台内裂陷槽盆地事件沉积分为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岩石分别为砾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