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失败更能成功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迷信所谓的成功学,相反,他们热衷的是“失败经”。
  周鸿祎在跟青年创业者座谈时说:“现在成功学的书我建议大家不要读,我也看过2本,看着有道理但生活中不会用。其实,我非常讨厌成功学,也看不惯大众崇拜成功,厌恶失败的心理状态。许多成功学喜欢把功成名就之后的公司和个人夸上天,其实成功的偶然性成分很大。很多人觉得我是成功者,其实不然,我是中國互联网最大的失败者,原来犯了很多错误,以至于我丢掉在搜索引擎市场跟百度一争高下的机会,这可能是一个几十亿美金的机会。我们公司没上市之前,怎么没人请我讲话呢,现在请我讲话,只不过我也做了一个上市公司。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社会价值观其实无处不在,成者王侯败者寇,只要公司成功,公司市值高,这是所有人顶礼膜拜的。”
  不容否认,正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对于成功者过度的顶礼膜拜和追捧,才使得各种“成功学”充斥社会,成了大家娱乐和社交经久不息的话题。有媒体评论说:“所谓的成功学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娱乐的功能,可以编成电视剧、电影,让我们看起来很亢奋,让我们在别人的成功故事里虚拟性地体验一把虚假的成功,就像我们玩电子游戏一样,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血脉贲张,但是一停电,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与其醉心于成功学,都不如研究一下“失败经”。事实上,那些成功者无时不关注失败,重视失败。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距离微软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他堪称是“失败经”的开山鼻祖。
  任正非更是把“失败经”运用到了极致。早在2001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说:“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下来。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2012年,在华为内部一次自我批判大会上,任正非向全体高管和员工提出“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的“冬天”“倒下”都不是成功学,而是“失败经”,渗透着浓浓的居安思危、哀兵必胜。华为成立32年之所以能屹立潮头不倒,把“华为的红旗”插遍全球180个国家与地区,是与他们参透“失败经”分不开的。
  阿里巴巴也有自己的“失败经”。作为一家市值近5000亿美元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阿里无疑是过去20年全球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马云总是说:“阿里成立至今,经历了1900次以上的失败,才有今天。所有的失败是最佳的营养,你要怎么看到和跨过失败是关键。”当年马云把卫哲从百安居挖到阿里任CEO时,卫哲说:“阿里会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那我把从几千人到几万人的经验带来。”马云马上打断他说:“你千万别把经验带来,你把教训带来,从几千人到几万人犯过什么错误,只要你把这些跟我们团队讲清楚,我们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哪怕犯一些创新的错误,我们也成功。”后来马云又说:“我花时间最多的,是研究别人是怎么失败的,研究失败比读MBA管用,MBA把很多东西固化了,MBA案例都是教张三怎么成功、李四怎么成功、王五又怎么成功,学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后,你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
  史玉柱也建立了一套“失败经”。他说:“我成功过,也失败过。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我的结论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一个人成功之后,他会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很能干,就为失败埋下了伏笔。相反,你要是失败了,你肯定会去反思,而这时候的思考、总结的教训往往是最真实、最宝贵的。所以以后最好不要听成功人士的讲座,成功时候总结的经验往往都是扭曲的,因为自大,往往看问题不全面。成功的时候,你在空中,总结的东西不接地气。但凡失败的时候,你总结的东西往往针针见血。因为这时候你冷静,这时候你是被打击的,你是摔到地下,甚至被人家踩到土里去,这时候你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接地气的。”
  白岩松也在研究失败。他说:“在我们的人生中,谁躲得开失败?谁躲得开挫折?可是如果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挫折与失败的教育,不能够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失败,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在太多‘成功学’的概念笼罩下,很多人稍微有一些不如意,便陷在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仔细想想,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我们应该知道,失败有时是需要的,而且是成功的重要动因。失败意味着更好的开始,而且有很多失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何为失败?失败就是做了,但没有成功。“失败经”不是劝人接受失败,而是教人如何东山再起、避免走弯路。在人们都急切渴望成功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先从钻研失败开始呢!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26日,正在福建集训的国家羽毛球队传来一则爆炸性新闻:林丹竟当着记者、教练和队友的面,拳打教练吉新鹏。起因是在队内训练中,林丹所在的一组败给了另一组。林丹將失利的责任归咎于吉新鹏在分组时存在不公。吉新鹏解释这是主教练安排的,他只是遵照执行而已。两人一阵口角后,林丹竟冲动地挥拳打向吉新鹏。  李永波得知后严厉地对林丹说:“冲动是魔鬼,你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你冷静地想一
各自为政,也各自为孤岛  Expedi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平台。2012年,公司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最终在网上订票成功的顾客中,有58%的人打过客服电话,大约有2千万个,而打电话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找不到行程单。如果每个电话成本照5美元计算,那这个问题带来的成本就是1亿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客服部门经理说不出所以然,因为他只关注接听客服电话的数量。而营销部只负责怎么吸引客户
开国上将李聚奎是一位被称作“将圣”的红军战将。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词里提到的攻打龙冈活捉张辉瓒的一线指挥员就是时任红军27团团长李聚奎。  1995年6月25日,傳奇将军李聚奎在弥留之际把儿女叫到床前,说:“我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一辈子为信仰奋斗,没有个人私产。”老将军说完,颤巍巍地把他在几张白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遗产清单,交给孩子们。
与5岁的沈德鸿定亲前,4岁的孔阿三已经缠足半年,定亲后沈德鸿的父亲沈永锡请媒人钱春江告知孔家,不要给孩子缠足,要教孩子识字。孔家比较守旧,不听亲家的话,继续给孩子缠脚。孔阿三母亲容易生病,大姨帮助照料家务事。看见孔阿三缠足后哭哭啼啼,大姨在夜间为她解掉布条。  孔阿三8岁,还没有去读书。沈永锡请钱春江告诉孔家,应该让孔阿三去镇上读书,进富绅徐冠南在徐家祠堂办的私立敦本女塾,若是家中经济有困难,将来
1990年,铁凝在河北保定娄村体验生活时,被安排在乡政府吃住。厕所在乡政府院子的东南角,墙外就是大片的野地。半夜里,铁凝去厕所,要把自己武装起来,不仅要穿上棉军大衣保暖,衣兜里还要放一把防身用的电击枪壮胆。当她拿着手电筒,走进院子时,心里着实胆怯,她甚至觉得歹徒就潜伏在墙根处。  其实,什么都没发生。铁凝走出厕所,发现院子西南角有灯光,那是姜师傅主持的食堂。她拐进食堂,屋里暖烘烘的,有热气从锅里冒
美國人在工作上很较真,对工作时间也毫不含糊,到点就走人。公司如果没有急活需要加班,老板一般也不愿意让员工加班,因为加班费比正常薪水要高出1倍以上。  在美国,有些服务行业,像金融界,员工加班在所难免,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但是,他们的待遇和福利很高,收入几乎是同等学力、同等经验人员的3倍。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也让很多人吃不消,大多数员工工作几年后,会选择跳槽,他们会把个人健康、家庭关系和工作之余的享受纳
一个人养鹦鹉,一只特别聪明的鹦鹉不愿意按人教的话说,总是自由发挥。一位老板十分喜欢这只鹦鹉,以高价买回了家。  几天后,老板把鹦鹉送了回来,说:“农民工来我家中讨工钱,我想拖着不付,说没钱。鹦鹉却大声叫‘老板家中藏千万’。农民工听见了,死缠着我不肯离开。这鹦鹉给我添乱,你说我还能要吗?”  一位当干部的人听说这只鹦鹉会自由发挥,十分高兴地说:“老板不识货,这只聪明鹦鹉是天下奇鸟,能够拥有它其乐无穷
夕阳余晖下的撒哈拉沙漠,一只黑色壮硕的马塔贝勒蚁,正在摇晃着毛茸茸的一对触角,四处找寻晚餐。在一处金合欢灌丛下,它发现一个白蚁巢穴,它小心翼翼地上前侦察,里面全是它最钟爱的食物。它飞奔回蚁穴,向蚁后报告。顷刻,以蚁兵为主力的庞大蚁兵团集结完毕,在那只工蚁的指引下,浩浩荡荡地向白蚁巢穴挺进。  馬塔贝勒蚁和白蚁的混战场面十分惨烈。马塔贝勒蚁的盔甲坚硬,体格强大,但团结齐力的白蚁也不甘示弱,有力的下颚
2013年7月25日,日本东京大学宣布,由于大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撤销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教授加藤茂明研究小组发表的41篇论文。加藤将研究室的研究员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必须拿出与高额经费相符的世界级成果,并将论文评价与研究经费和职位直接挂钩。论文造假事件,其背后是利益驱使。  由于科学研究的专业性和内部性,一般人很难发现造假,常常是由同行对比研究后才提出质疑,而杜絕造假主要靠科研人员的自
“在这么多前辈和艺术家面前,拿到这个奖我觉得自己受之有愧,谢谢所有评委老师对陈深这个角色的肯定,感谢金鹰节让我从麻雀变成金鹰。今后我一定会不忘初心,认真努力完成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作品。”2018年10月14日晚,凭借谍战剧《麻雀》中“陈深”一角,李易峰一举囊括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和“最具人气演员”两项大奖,他在在获奖感言中谦逊地说。李易峰深谙“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道理,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