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浇灌合作之花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合作;教学设计;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47-03
  【活动理念】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从短期来看,团结合作对于学生处理良好人际关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从长远来看,团结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
  学生对合作并不陌生,但是怎么能达到良好的合作,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面对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上,会存在若干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合作有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合作,学会如何达成良好的合作,我们从眼力大挑战激发兴趣入手,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境,探讨合作之道,在合作大考验中体会合作之乐,在我国抗击疫情的大合作中感受合作之重要意义。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素。
  2.在合作考验中运用所学到的合作方法,在合作中学会更好地达成合作。
  3.引导学生明白合作无处不在,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合作,体会合作之美,感受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合作需要的条件和要素,找到合作的方法,学会合作。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合作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活动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实际演练法。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准备】
  提前分好小组,6人一组U形就坐;拼图游戏卡;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活動过程】
  一、激发兴趣:眼力大挑战
  第一次眼力大挑战
  PPT出示游戏规则:接下来将呈现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每张图片呈现5秒,在图片消失时,请准确而又快速地说出这四种图形分别是多少个,同学之间不能相互讨论。
  呈现图片,请几位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次眼力大挑战
  教师:刚刚同学们的答案很多样,但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那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挑战的机会,这次老师希望大家想想办法,如果图片的呈现时间不变,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数出每种图形分别是多少呢,给各小组1分钟讨论和准备时间。
  教师:好,相信各小组刚刚都想到了好方法,那我们再挑战一次,看看这次是否能挑战成功。
  再次呈现图片5秒,然后请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将答案板书到黑板上。
  教师核对正确答案,请挑战成功或不成功的小组分析原因。
  学生1:我们小组有一个图形数量说得不对,因为这位同学数图形数得太慢。如果找两位同学负责数这个图形就好了。
  学生2:我们小组挑战成功了,因为我们事先进行了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个图形,观看完图片后马上就把数字记下来,注意力非常集中。
  教师小结:在刚刚眼力大挑战的活动中,不少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了挑战,也有稍微有点欠缺的小组,不过总体来说,通过合作大大提高了我们在这一环节的正确率。那怎样才能达成更高效良好的合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浇灌合作之花。
  (板书课题:一起浇灌合作之花)
  设计意图:通过眼力大挑战游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分别设计两次挑战,引导学生想到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挑战,顺利引出课程的主题。
  二、探索方法:合作之道
  (一)情景再现
  教师:这是老师在同学们身边观察到的一些情况,请看情景。
  PPT展示情景:语文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题。四人小组一“相聚”。
  小A嚷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小B来干,我在一边做‘指导’。”
  小B说:“不不不,让小C来,他语文好,字又写得漂亮,我嘛,就在背后给予你们精神上的支持。”
  小C说:“我更不行了,小D成绩好,还是小D来。”
  小D说:“不不不,我事情好多做不完,还是你来吧。”
  教师:同学们,你觉得他们四人小组合作得怎么样?
  学生3:他们没有很好地合作,他们在互相推卸责任。
  学生4:他们的合作很糟糕,这样不可能完成任务。
  (二)生活回顾
  教师:你生活中有过什么样的合作经历?请小组内分享,然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
  学生5:我们一起打排球的时候,我们想要打好,就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打球接球。
  学生6:有一次要搬一张桌子,我一个人搬不动,喊了两个同学和我一起搬的,这也是合作。
  教师小结:合作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群体成员一起活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
  (三)填涂合作之花
  教师:同学们,回到上面的场景,如果他们四人要达成良好的合作,或者我们生活中需要达成良好的合作,你觉得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和要素?请把它们填写在导学案“合作之花”的花瓣上,如果花瓣不够可以自行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填涂合作之花。填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将学生的观点板书到黑板上的合作之花花瓣里。
  学生7:我们小组认为合作需要分工明确、要有共同目标,要团结,要彼此信任。
  学生8:我们小组认为合作需要沟通交流,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默契。
  学生9:我们小组认为合作需要有耐心,要能坚持,还要能勇敢不怕困难。
  教师小结: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我们需要确定共同的目标,在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明确的分工,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当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相互沟通,倾听他人的意见,最终协商一致,继续为目标而努力。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家的合作之花绽放得越来越美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合作大考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顺利达成良好合作,通过考验。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导、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索合作需要的条件和要素,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做铺垫。
  三、学以致用:合作大考验
  1.活动要求
  (1)一个写有“合作”字样的长方形被切割成了6个区域,每个区域又被随意切割成了6张卡片。
  (2)每个小组得到其中一个区域的6张卡片,将卡片拼成对应区域的图形。
  (3)完成的小组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组共同把写有“合作”字样的长方形拼完整即为成功完成任务。
  2.学生完成合作任务,教师巡视观察。
  3.任务完成后请各小组分享:
  (1)你们小组能快速完成任务的诀窍是什么?
  学生10:我们领到任务后先进行了分工,让擅长玩拼图游戏的成员主要负责,我们听从他们的安排,做一些拿拼图、涂胶水的辅助工作。
  学生11:我们小组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找拼图线索,确定了是哪个区域后就很快拼成了。
  (2)你们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12:大家拼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整个小组闹哄哄的,你拿一下这块拼图,我拿一下那块拼图,根本找不到拼图线索,把时间都耽误了。
  (3)从小组任务到全班任务,怎么做才能合作得更好?
  学生13:小组里面要分工明确,要能配合默契,完成快的小组还要去帮助其他小组,这样才能每个小组都快速完成。
  学生14:合作拼图时一定要有耐心,太心急的话反而耽误了时间,还有就是小组成员不要互相埋怨,大家要齐心,除了完成自己小组的,还要帮助其他小组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大考验,让学生在合作情景中运用合作方法,学会合作,体验合作,感受合作之乐。
  四、教师寄语,升华课堂
  教师:本节课经过合作之道的探讨、合作考验,同学们的合作之花已经绽放得越来越美了。希望同学们将这朵合作之花放在心中,运用到生活的场景中去,创造更多更精彩的合作故事。
  (配乐展示:十几亿人的合作)
  在2020年,我们见证了一个最震撼人心的合作,也是一次十几亿人的合作,面对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听从统一指挥,做好疫情防控,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合作精神,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最后,送一句心理学家阿德诺的话给大家:“人类永远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只要有新问题,就会有新的合作,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吗?”很幸运,我们生在美丽的中国,很幸运,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可以合作的伙伴,讓我们一起浇灌合作之花,让它绽放得更美。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中国十几亿人同心协力共抗新冠疫情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引导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升华课程主题。
  五、回归生活:合作观察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合作,请你作为生活观察员,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合作事例,填写合作观察卡(包括:观察员、观察事例、时间、地点、你的观察评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例,学会用学到的内容去思考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够用学到的方法指导生活。
  【活动反思】
  本堂课从眼力大挑战激发兴趣入手,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探讨合作之道,在合作大考验中运用合作方法,学会合作,体验合作,感受合作之乐,最后通过展示中国十几亿人同心协力共抗新冠疫情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引导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升华课程主题。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合作这一主题层层深入。在具体施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本课各环节的节奏准确把握,避免时间太短,学生情绪酝酿不够,体会不深;第二,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所使用的材料、活动要对学生有启发性;第三,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思考与自我领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其他文献
摘要:从1842年开埠走到现在,香江百年,香港几经兴衰。为探究香港未来的前景以及自身的地位有如何的变化,本文从香港过往发展的历史与近年来的经济下滑、社会撕裂状况出发,结合大量准确可靠的资料以及数据搜集的文献研究法并归纳汇总,得出了香港未来依然看好、香港地位不动摇的结论。  关键词:香港 国际金融中心 社会撕裂  一、引言  近年来,带有不良影响的事件牵动着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与纽约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在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层面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
在知、情、意三种意识行为之间存在着至少三种奠基关系。所有意识行为都是意向行为,可分为客体化(直观、表象)和非客体化行为(情感、意欲)。由于非客体化行为无法构造客体,因此须以客体化行为及其构造的客体为前提或基础,在此意义上非客体化行为奠基于客体化行为之中。意识流有其最初的起源和逐步展开的流程。最初的起源是非意向的意欲,而后是非意向的情感,最后是意向的表象与思维。发生在后的意识活动须奠基于发生在前的意识活动之中。除了上面两种结构的与发生的奠基关系,在东方的佛教唯识学传统中还可以发现在知、情、意的意识行为之间存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满足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把创新思维作为培养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是基本指向若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渠道,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缺乏一定的活力,也使语文教育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